上一篇: 学会摒弃心中的“蹒跚” 下一篇:大学生心理矛盾四大典型表现

整容曾经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与百姓生活无关的领域,谁也没料到今天它会迅速成为一个社会话题。以前只听说过明星整容,现在,女孩子整容、少妇整容、老太太整容,连男人也在尝试整容。更有意思的是,有些大学生找工作要先整容,甚至中学生也会利用寒暑假去整容,很多学生还是父母带着去的。一时间,社会上赞同与反对的声音络绎不绝,孰是孰非,令人困惑。

持有传统价值观的人一般都不赞同整容(生理缺陷除外),但是我想说,不要批评和责备那些不惜承受痛苦并以健康为代价而追求美丽的人们,他们整容也是被逼的。被谁逼的?被人类无法改变的天性加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而导致的现实逼的。下面三个因素是导致不少人将整容作为自己在社会上求得生存和发展空间的捷径。

第一,人类爱美的天性使美貌成为无可非议的生存资本。既是天性,就必定有其生物学原因。有学者认为,人类对于美的标准与生存优势有着紧密的联系。皮肤光滑、五官端正、毛发茂密有光泽、四肢匀称等,这些都是身体健康的表现。另外,美的标准还有性别差异,因为男女的生存优势不同,所以男人要求体格健壮肌肉发达——因为需要狩猎耕种;女人则要求丰乳肥臀——这意味着旺盛的生育能力。当然,随着社会演变,美的标准也在发生变化,但其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存特性始终存在,比如女人除了生育还有被观赏的价值,于是脸蛋漂亮也和身材窈窕一样成为竞争优势。这种对美的追求是无意识的,所以也是很难改变和抗拒的。

第二,社会经济的发展使美貌成为一种商品。既然爱美是天性,那么就有人愿意用其他东西来交换它。在当今这个社会,美丽的交换价值被过度开发,市场竞争和社会舆论导向都促成了美貌的商品化。比如时尚产业、文艺界、传媒和服务性行业,模特、演员、主持人、服务生,多半都需要长得漂亮才受青睐,因为看的就是形象。此外,在其他行业,美也成为商品的附加值,比如产品外形的设计和包装,商业环境的修饰,职员的形象,都直接可以产生商业价值。当然,美的价值交换只局限于一部分行业,在另外一些行业和工作岗位,是否美貌并不重要,比如工程师、软件开发、基础科学研究,等等。在大学里,美女多集中在社会科学专业,理工科专业女生较少,美女就更少,也是同样的道理。

第三,社会发展和生活的快节奏使得以貌取人成为普遍现象。在20 年前,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了解是通过传统的渠道进行的,包括个人档案、原单位的评价推荐等,而且由于人才的稳定性,单位有足够的时间在实际工作中对人才进行评价。在这种模式下,对人的了解应该说是全面而深入的不容易受外表的单一影响。

现在则大大不同,求职更多是一种个人行为,人才流动频繁,用人单位对人的认识过程快餐化、表面化,没有充分的时间和可靠的渠道对一个人进行全面客观的了解,这种变化趋势导致人际交往中刻板效应、首因效应的作用明显增强。刻板效应是指仅根据自己对某一类群体的固定认知模式主观地评价属于该群体的某个个体,比如认为北方人豪爽南方人精明,名牌学校毕业就一定聪明能干,衣着得体就一定有良好的素养,等等。首因效应是指根据最初的一次或几次接触就形成对一个人的印象和评价,并影响到后续的相互交往。我们都知道相亲时一定要精心修饰自己的形象,否则第一次见面印象不好后面就没机会了,求职和社会交往中这种现象也不少,大家都挺忙,见面不容易,感觉不好就不会继续深入交往。这两种效应,外形好的人都是占优势的,因为美丽的外表一眼就看得见,而内在的才华和美德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时间才能被别人赏识。

在以上三种因素的逼迫下,再加上心理素质教育的空缺,使青少年未能建立起健康、全面的自我意识,肤浅地认为“外貌+ 知识= 自我价值”,忽略了其他心理品质的培养,极容易因对自己的外形自卑而去整容。整容是被现实逼的,是否就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了呢?并非如此!天生丽质只是少数幸运儿的资本,普通人要想在社会上求得自己的生存空间,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下面的几种对策:

1.接受、理解并利用人类爱美的天性,注重自我修饰,增加他人对自己的好感度。但切记不要把美的表达简单化和肤浅化,美不只是面孔和身体,还有美的仪表、语言、心态、表情、行为,这些都需要通过注重自身修养而逐渐获得,唯一能抵御时间的美就是内在美,所以要对自己有信心。整容也不是不能接受,个人有自己的选择权,但整容之前一定要认真权衡利弊,不要轻易作决定。

2.如果没有足够的外形资本,请谨慎选择行业和工作职位。有些毕业生求职的时候,表现出目标和自我定位的不准确,常常只看见那些热门行业或职位,像通信、传媒、文化、咨询服务等比较注重外表的行业,还有对外貌要求较高的职位,如经理助理、文秘、市场公关等。其实,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不一定只盯着大家都去竞争的工作岗位,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实力优势选择适合的职位,相信社会也很需要你的知识、才干和优秀的个人品质。

3.学会管理自己的社会形象,通过多种渠道展示自己的优势。像前面所说,人们容易受到刻板印象和首因效应的影响而对他人形成片面、主观的评价,反过来,我们也可利用心理学原理进行印象管理,以改善自己的社会形象。比如,通过自己的实际表现来改变、消除对方的刻板印象,为削弱外形在第一次面谈时的影响程度,可事先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其他方式让对方有机会深入了解自己,或在面谈时有准备地展示自己的优势特点,使用人单位对你产生兴趣。总之,要想让外界对你有客观的评价,首先要充分了解和分析自我,预测可能会遇到的障碍,想办法把消极影响减到最小。关于印象管理和人际交往的具体知识和技能训练,可以查阅相关专业资料或向培训机构咨询。
 

点击这里获取该日志的TrackBack引用地址

站点统计

  • 文章总数:65
  • 评论总数:0
  • 引用总数:0
  • 浏览总数:5784
  • 留言总数:10
  • 当前主题:RoseBlog
  • 当前样式:default

Copyright 心理健康教育网 http://www.cnpsy.net/xinlijk/ 健康教育咨询  

Design By Z-Blog1.8 Arwen Build 8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