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心理矛盾
大学生心理在发展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矛盾。常见的心理矛盾有以下四种:
1、闭锁性与开放性的矛盾
大学生心理的闭锁性的产生原因是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以心理断乳为主要特点的青年时期。他们进入大学后,同学之间彼此不了解,他们也不愿意向他人(包括师长、同学)透露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对自己的父母也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这种心理闭锁性常使大学生深感孤独。
然而,大学生心理又有开放性的特点。这是由于:大学生正处于朝气蓬勃、精力充沛时期,内在潜力很大且一定要显露出来;另一方面,大学生要掌握更多的知识,要了解社会,要得到他人帮助,这一切都需要同其他人加强信息交流、思想沟通和感情联络才能实现。
大学生心理的闭锁性和开放性的矛盾,常使他们处于不安和痛苦之中。学校和家庭都有责任帮助他们处理好这种矛盾。如家庭中两代人多一些相互了解,尊重对方的自尊心等减少代沟带来的心理差异,增加大学生吐露真情的机会;又如学校采用启发式教育,关心和爱护学生;学校选派年轻教师当大学生的班主任、辅导员等。
2、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
大学生(尤其是住读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深感自己已摆脱了家庭束缚,可以自由自在地处理各种问题。然而,他们还得在经济方面依赖家庭;他们还得受到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在学业方面还得接受教师的指导和教育;特别是今后的择业问题,更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指导和安排。对此,大学生们常感到自己还不能实现“真正的独立”。这就是大学生心理的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
3、愿望和现实的矛盾
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是怀着美好的愿望和要求走进大学校门的。这些愿望和要求主要包括:名牌的大学、一流的教师、高质量的教材、包罗万象的图书资料、丰富多彩的娱乐、舒适的宿舍、幽雅的校园、价廉物美又富有营养的饭菜……
当然,这些期望过高的愿望和要求必然与现实发生矛盾。大学生们遇到的现实常是: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才能就读于名牌大学;为学生们开课的教师有些算不上一流;资料室太小,有些系的资料室对低年级学生还不开放;伙食太差,价钱又太贵;校园“脏乱差”;课堂外面噪音太大……中学时代憧憬的天堂般美的大学生活神话破灭了。于是,种种埋怨、后悔涌上心头。这种愿望和现实的矛盾在
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积极性的发挥。
4、求知欲和识别力的矛盾
大学生的求知欲很强,他们不满足本专业知识的学习,乐于接受其他学科的新知识和新观点,他们更有兴趣学习新兴学科、应用科学。
然而,对于广大学生来说,其识别力较低。他们对外国的理论和著作,往往很难作出全面、恰当的评价,甚至把丑当作美,良莠不分、真伪不辨。这种求知欲和识别力的矛盾在不少大学生身上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