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用另一种角色感受这个真实的世界 下一篇:自找心理压力

常言说,人生不得意十之八九。是人总有些烦心事:高考落榜、婚姻失败、工作失误、亲人患病等等,如果说这些属于压力,我是赞同的。分析和解决面对的问题并不简单,每一个社会现象的背后都有十分复杂、相互交叉、多重因素重合作用的多项成因,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何应对压力,见仁见智。物理学证明,一个物体是否被压垮,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即压力的大小和承受力量的能力。重量无限增加,自然要被压垮,但同样大小的一块铁和一块木头,却能承受不同的压力。受此力学原理的启发,如何化解压力不妨这样一试:
1. 增加抗压能力,即加强心理承受能力。同样变故面前,每个人心理素质是有差异的。“宠辱不惊,进退自如”,就是对成熟心境的描述。同样是政治家,邓小平三起三落,心静如水,顺势而不顺受,英雄不气短,其中为人为事之道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孔夫子说: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此非自然生成,年龄的增加会扩展阅历,但同时要加强自身修养,历练人生,多读多想,眼界宽泛,洞察时事,方能渐入佳境。
2. 增加受力面积,能承受更大外力。遇事不要独处,男儿有泪该弹则弹,多情未必不丈夫,寻找更多支点。说家庭是港湾,其实更是心灵的庇护所。除此,还有朋友、工作圈、心理咨询机构等,人要学会倾诉。我对抱怨环境、心绪不佳的人这样劝解:面对不满意的环境可以有三种方法或态度,改变它,常说的改造客观世界,这是上策和强者;离开它,是金子总会发光,好儿男志在四方;适应它,增强生存能力,也不失为明智之举。若非此,天也难助,只能是“牢骚太盛防肠断”了。
3. 减少压力。有些压力是可以不承受的,这里说的是学会放弃,再直白一些,放弃一些利益。趋利是人的本性,当然是指正当利益。利益有些有形,有些无形,但最终大都可以以物化量度。利益不可穷尽,审时度势,学会放弃是一种人生的艺术。草原上的猎豹饱餐后与其猎物食草动物也能相安无事,对人类也是一种启迪。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挫折,没有完全一帆风顺的人,而人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倾向于夸大自己的苦难,承担本可不承担的这部分压力。
所以,与其说现代人面临压力,不如说患了一种心病:路越来越宽,心越来越窄;生活越来越好,抱怨越来越多;住的越来越近,情感越来越淡;钱包越来越鼓,美感越来越少。我不赞成泛压力论,把压力当成标签到处贴。这种消极的压力观会模糊和阉割人们观察、享受人生情趣的能力。人们应战胜自己,超越自己,不要为物欲所左右,以宽广的胸怀,张开双臂,拥抱属于自己的生活。
 

点击这里获取该日志的TrackBack引用地址

站点统计

  • 文章总数:65
  • 评论总数:0
  • 引用总数:0
  • 浏览总数:5784
  • 留言总数:10
  • 当前主题:RoseBlog
  • 当前样式:default

Copyright 心理健康教育网 http://www.cnpsy.net/xinlijk/ 健康教育咨询  

Design By Z-Blog1.8 Arwen Build 8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