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 事业可能会遇到瓶颈, 婚姻也可能逐渐平淡, 孩子则逐渐产生独立意志, 不愿听你的意见⋯⋯中年危机就这样在不经意间悄然而至。在国外, 人们遇到中年危机, 第一反应就是去寻找心理咨询师。在他们的帮助下, 重新认识自己, 规划自己的生活。然而在我国, 很多人, 特别是中年人, 除非情况恶化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否则不愿意去见心理咨询师。尤其是上世纪60 年代出生的那一代, 在他们的观念中,“ 心理咨询”只有“ 精神病” 才会去看, 自己怎么可以随便去见心理医生呢?
抱着这种错误观念, 不少中年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任由情况恶化, 从最初的心理不适应,发展到心理失调, 最后到出现各种临床症状。要知道, 这个时候再纠正, 就会比刚开始心理不适期时要困难多了。
我们应当把心理医生和其他科的医生同等对待, 事实上也是如此。谁有个头疼脑热, 都会上医院检查一下, 到药店买点药治疗。心理也是一样,当你感到焦虑或抑郁的时候, 就是你的心理“感冒”了, 找个心理医生或咨询师谈谈, 会帮你化解烦心之事。美国平均每4 人中就有1 人心理处于非健康状态, 但他们的精神病患病率和自杀率都比我们低, 为什么? 就因为他们心里不舒服时, 会适时找社区的心理医生咨询, 在他们看来这就像感冒就要看病一样正常。同样, 如果你参加过一次心理咨询, 你就会恍然发现, 心理咨询也不过如此而已, 并没有什么神秘甚至令你觉得“恐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