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第十五章   心理变态的预…
第十四章    心理变态的…
第十三章    心理变态的…
第十二章    心理变态的…
第十一章    重性精神病
第十章    身心障碍
第九章    迷信行为与特…
第七章   成瘾行为与赌博
第六章 神经症
五章   性行为与性变态
  第八章   违法犯罪与自杀           ★★★
第八章  违法犯罪与自杀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心理学家网 >> 心理学图书在线阅读 >> 专业教材 >> 正文
作者:王登峰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2-17 12:42:01
 

二  常见的品行问题                                                                                    

(一)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又称侵犯行为(aggressive behavious),是指基于愤怒、敌意、憎恨和不满等情绪,对他人、自身或其他目标所采取的破坏性行为。它可以是具体行动,也可以是语言文字。根据性质可将攻击行为分为二类:一是良性攻击行为,是指在种族或个体生存受到威胁、或者荣誉尊严和正当权益受到损害时所发生的防御性行为,它对于个体的生物适应和社会适应及种族生存与繁衍具有积极意义;二是恶性攻击行为,它是一类为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及法律制度等所禁戒的侵害性行为,它在客观上导致物品的损毁、肉体的伤害和心灵的苦痛,具有一定的残忍性和破坏性。这里重点讨论的是恶性攻击行为。
        年幼儿童的常见侵犯行为,表现为受挫折时出现焦虑不安、暴怒、伤人毁物,特别对父母横蛮无理。此种行为与单纯的发脾气不同,常常造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对其他人的伤害或物品损害。侵犯行为男孩多见,幼儿期和青春期是两个高发年龄段。这类不良行为如在年幼不能克服,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年后会构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严重的社会适应困难、人际交往不良或斗殴、凶杀等不良行为。
        学者们认为,内在需求和外部压力之间的矛盾冲突会导致遭受挫折的个体出现攻击反应;攻击行为还和生活历程中的直接与间接经验有关,通过阳性强化和模仿习得,并被某种环境因素所激发。
攻击行为经过适当干预可以减少。干预方法有家庭治疗、学校教育、示范和强化疗法等。要注意行为转换,开展体育锻炼,让愤怒的情绪得以疏泄。还要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和法律制裁措施。
(二)说谎
        说谎(lying)是指儿童有意或无意讲假话。年幼儿童由于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均未发育完善,分不清自我与环境以及事物的真伪,常由无知而说谎,这被视为天真幼稚。稍大的儿童十分富于幻想,常将幻想与现实搀合一起,为了满足自己幻想中的某些欲望而说谎。这两种说谎可随年龄增长与认知发展得以纠正。
        有些儿童由于环境及教养因素从说谎中得到益处,常采用说谎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和愿望,说谎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为一种待人接物的行为模式,这种说谎就是一种品行障碍。
         父母等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年人的不良言传身教,对儿童某些缺点采取过于粗暴的惩罚态度,会对儿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他们通过模仿学习或为了逃避惩罚、取得父母欢心、获得某些奖励而不惜说谎。如说谎能达到目的,会受到阳性强化,患儿会更加喜好说谎。所以应对儿童的说谎及时纠正和教育。
        说谎行为还会在一些病理状态下发生,如瘾病性说谎、脑病、精神病性说谎等。这些说谎的干预应重在治疗原发病。
(三)违拗与不服从

        违拗与不服从(defiance and disobedience)的儿童行为表现出不顺从和抗拒性,对权威人物特别是父母“挑衅,,反抗,所以又称反抗行为(oppositional-noncompliant behaviour)。此种品行问题以年幼儿童多见,常常因父母未能满足其某些要求而爆发。患儿虽表现违拗与不服从,但内心常感焦虑与害怕,怕受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人惩罚。调查表明,这类患儿的父母常常对孩子要求高,质疑与批评多,经常用羞辱、生气和找岔子等方式对待孩子。
         对这类行为的矫治可采用多种行为疗法,如暂时隔离法和消退法等。患儿症状出现后,父母的反应要注意两方面问题:一是不要粗暴,打骂虽可暂时消除儿童表面违拗,但孩子常常口服心不服,打骂行为还给患儿提供不良的示范作用,导致孩子今后更加违拗;二是不能迁就,不能因为孩子哭闹就放弃原则,否则患儿会以此为“武器,,来迫使父母迁就,满足其不合理的要求。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 技术支持 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系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6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    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