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管理心理与行为学-孙泽厚…
管理心理与行为学-孙泽厚
交际第一步 成功起点
交际第一步 成功起点
史上最全的心理测试
交际第一步 成功起点
交际第一步 成功起点
交际第一步 成功起点
交际第一步 成功起点
自我表露技术的功能
  用心理学分析人类的谎言:揭开谎言的秘密           ★★★
用心理学分析人类的谎言:揭开谎言的秘密
用心理学分析人类的谎言:揭开谎言的秘密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心理学家网 >> 应用技术 >> 成功训练 >> 成功点金石 >> 正文
作者:朽木樱夜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1-19 13:35:07
 
人,总是要面对生活的。生活中,真实是重要的,真诚更加重要,这对人生、对社会无疑有更大价值。然而,我们所处的社会是纷繁复杂的,大家都是凡人,都期望能出人头地,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欲望和念头,如果你不加选择、不分对象、不分场合,把什么都和盘托出,那你在社会上有可能一天也混不下去。要想维持一种正常的局面,那你就不得不面对这样那样的谎言。只要不是有意去伤害别人,谎言也是可爱的,起码是迫不得已的。

 

揭开谎言的秘密 第三章 生活中的谎言 二、谎言与谣言的目的性

 

    谣言不完全等同于谎言。在英语、法语、德语这三个语种中,谣言在拼写上均有“民众”的意思,可见谣言不是一个人说来玩的,必须由众人参与。

 

一般地说,谣言也是谎言,它传递的也是虚假的信息或模糊的信息。当然,它并不总是谎言,它有时也可能被证实是事实,不过这样的情况毕竟不多。从发生形态上看,一般都与社会变动和危机相连接,而其表现形态上又与传闻密不可分。一般说来,所传闻的事件常常具有很重要的内容,但事件的细节却往往模糊而不清晰。  谎言可分为有目的性的谎言和无目的性的谎言两种。谣言也是这样。

 

有目的性的谣言可以找到一个制造者。这个制造者十有###是谣言的受益者,还有一些谣言是为了对自己所仇视的人进行报复中伤而制造的。

 

我居住的小城,有一年突然流行起这样一件事来:做外婆的,一定要给外孙买一把小红伞防灾。据说城里的一座石狮子突然在一天清早开口讲话:“去年大水,今年大旱,少男少女,各死一半。”当时正是上班时间,人们都围着石狮子停下来,把交通也阻塞了,任交警怎么疏导也不行,最后交警也和众人一起围着石狮子了。

 

“难道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死去?”有一个四十来岁的妇女问石狮子。

 

石狮子说:“除非是这样。”

 

“怎么样?”众人齐问。

 

“让做外婆的,给他们一人买一把红伞,就能消灾避邪了。”

 

“多大的小孩算少男少女?”又有人不解地问。

 

14岁以下的。”石狮子说过以后,再也不开口了。

 

小城一夜之间红伞脱销。只有北关的一家个体杂货店有售,购者蜂拥而至,清一色全是外婆。此时,红伞的价格已翻了几倍。

 

这下可苦了那些没有外婆的少男少女了。他们的母亲连夜去找老太太认干娘。连东关街上的一个讨饭的老太太也被一个人认作了干娘。干女儿给她买了一身好衣服,请她吃了一顿酒肉,然后给她一百元钱,让她去买一把红伞送给干外孙。那讨饭的老太太那几天着实风光了一阵子。

 

这个谣言闹了个把月,又有谣言传来,说那座石狮子又说话了——外婆给外孙送红伞,但外孙也得给外婆送东西:三斤桂圆七斤糖,少男少女寿命长。

 

这可不得了,哪个少男少女不希望自己寿命长?大家都忙着买三斤桂圆七斤糖,好在外婆都已经找到了,只送一下就行了。一时间,小城其他店的桂圆、糖都脱销了,只有北关的那家个体杂货店一直没有断货。

 

不用说,这些谣言全是那位店主制造的。

 

因为谣言传播的速度快,影响大,所以政客、军事家在为自己制定政治策略与军事行动时,常常想到它。

 

翻开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幕又一幕这样的闹剧。

 

《史记?陈涉世家》中写到,陈胜(又名陈涉)、吴广作为戍卒被押往渔阳服役,由于天气不好,连降阴雨,致使道路泥泞难行,耽误了行程。按秦朝法律,这些戍卒无一例外都将被斩首。陈胜、吴广在计议之后,觉得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起义造反。起义之前,二人经过周密思考,定下了一系列计策。

 

他们先派人到附近的墓地里埋伏,到了夜间模仿狐狸的悲鸣,叫道:“大楚兴,陈胜王。”他们又秘密地派人在鱼腹中塞入写着同样话语的绢条,人们买来鱼,剖开肚子看到字条,再想起夜间狐狸所叫的声音,十分震惊,都以为是天意。

 

当谣言在戍卒中传得沸沸扬扬的时候,陈胜、吴广便乘机揭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文章录入:朽木樱夜    责任编辑:朽木樱夜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 技术支持 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系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6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    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