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管理心理与行为学-孙泽厚…
管理心理与行为学-孙泽厚
交际第一步 成功起点
交际第一步 成功起点
史上最全的心理测试
交际第一步 成功起点
交际第一步 成功起点
交际第一步 成功起点
交际第一步 成功起点
自我表露技术的功能
  用心理学分析人类的谎言:揭开谎言的秘密           ★★★
用心理学分析人类的谎言:揭开谎言的秘密
用心理学分析人类的谎言:揭开谎言的秘密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心理学家网 >> 应用技术 >> 成功训练 >> 成功点金石 >> 正文
作者:朽木樱夜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1-19 13:35:07
 
明化的运行机制后,谎言自然而然也就产生了。生活中,在有些情况下,就会出现一些必然的谎言。也就是说,有些时候,你不能不说谎。在一些非常时刻,甚至只能说谎,事情才能够更为完满。

 

《最后一片叶子》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一篇短篇小说,它的故事是这样的:

 

在某医院的一个病房里,身患重病的病人房间外有一棵树,树叶被秋风一刮,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那位病人望着落叶萧萧、凄风苦雨,身体状况也随之每况愈下。她想,当树叶全部掉完时,她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被这样的悲泣深深打动了,他用画的树叶去装饰那位病人病房外的树枝,使那位濒临死亡的女病人坚强地活了下来。

 

作为小说,可能有点夸张,但在现实生活中,类似于这样的事例应当是不少的。这种谎言,就是生活中必要的谎言。没有这个谎言,那位女病人就会死去,要救活她,只能制造谎言。

 

在医疗上,这种谎言是最多的。

 

作为医生,对患者故意说谎,有时就是他们职业道德的一部分。比如对一个已被确诊为肝癌晚期的病人,医生就不能将真相告诉病人。“什么病?”“肝炎,有些严重。不过,你配合治疗,很快会好的。”这就是在撒谎,但这种谎言是必要的。

 

有的病人虽然患的不是晚期肝癌,是其他危及生命的病,再治也不可能起死回生了,医生同样也不能对病人说:“你根本没有希望了,就等着死吧!”这样的一句真话,还没有一万句谎言来得必要。

 

同样,作为病人的亲友,在去探望病人时,即使知道他活不了几天了,但也要与医生配合,把谎撒下去,让病人满怀信心地接受治疗。因为生命本身有时会创造奇迹。即使没有奇迹出现,让病人充满希望地多活两天也是一种人道精神的表现。这个时候,你不撒谎,还能怎么办?

 

笔者曾经当过八年中学教师,多少万遍地教育学生要诚实,但对学生,我本人有时却不得不说谎。有一个学生在初二时曾拿着一篇散文习作问我写得如何,我看了后说:“有才气、有激情,是一篇不错的文章。”其实,那篇所谓的散文里不过是堆砌了一些华丽辞藻,空洞无物。但在我的谎言的鼓励下,他一直坚持在课余时间写作,到上大学时,已发表长篇小说了。教育学家通过研究表明,教师如果善用美好的谎言鼓励学生,学生则会树立信心,进而取得进步。

 

我的一位女同事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

 

她把能力相等的同一年级学生分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三个小组。第一组,经常给予表扬和称赞;第二组,经常给以责备和批评;第三组,既不给予表扬和称赞,也不给以责备和批评。

 

她给三个组做相同难度的数学练习题。

 

实验做了一个星期,得出的结果是:第一组学生的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绩在不断上升;第二组学生一开始有进步,但中途就停滞不前了;第三组学生前三天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绩上升,以后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绩变得直线下降。可见,能使学生内心受到鼓舞的谎言格外受到欢迎。

 

大学教授们经常要给自己的学生写推荐信,这些推荐信可能被用来向国外学校申请奖学金,可能被用来到人才市场上参与激烈的就业竞争。如果学生的确是顶尖的人才,那便不必多说,教授们照实写来就是了。倘若教授诚实地指出该学生不是出类拔萃的优秀学生,通常接受推荐的一方就可能理解为该学生是个差劲的学生。如果这样做,就可能伤害这个学生,使其失去深造的机会或难以找到工作,甚至对其一生的命运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教授们提笔写推荐信的时候,必然在其中夸大学生的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绩和能力。你可以认为这是在撒谎,但这样的谎是有必要撒的。

 

还有一类谎言,那就是我们在社交礼仪中必须说的奉承话,这些话里大都有水分,套话、空话连篇,千篇一律,虽然人们听来心里并不一定十分愉快,但若缺少这些空话与谎话,礼仪就无法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立了。

 

有这么一个故事:

 

王员外家添了个孙子,在满月酒的那天,来了许多贺喜的宾客。

 

李秀才说:“令孙将来一定福禄寿全、飞黄腾达、富贵荣华、光宗耀祖。”

 

罗秀才说:“人都是一样的,这孩子将来也会长大、变老、死去!”

 

李秀才受到热烈的欢迎,被待为上宾,而罗秀才则受到客人的鄙视、主人的忌恨与冷遇。

 

难道罗秀才说的不是实话吗?当然是实话,可是实话是难听的。相反,李秀才说的极有可能是假话,一个人“福禄寿全”是很难的,但假话讨得了主人的欢心,因为主人正是这么期望的。

 

生活本身常常是平淡无奇的,天上掉馅饼的事总是少的,而灾难和厄运倒是常常不知不觉地走过来。人类本身的天性是向往美好的,喜欢富有刺激、带有浪漫色彩的生活。如果我们什么事情都从实道来,世界上也许就没有几件有意思的事了。所以,大多数人爱听谎言胜过爱听真理。

 

礼貌语和奉承话给人们的幻想与虚荣心带来极大的满足,使人从困境与艰难中摆脱出来,它让人觉得自己在别人的生活中是受到尊重与重视的,因此它在生活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卢梭在《忏悔录》中说:“我从没有说谎的兴趣,可是,我常常不得不羞愧地说些谎话,以便使自己从困境中解脱出来。有时为了维持交谈,我迟钝的思维、干枯的话题迫使我虚构,以便有话可说。”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文章录入:朽木樱夜    责任编辑:朽木樱夜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 技术支持 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系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6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    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