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管理心理与行为学-孙泽厚…
管理心理与行为学-孙泽厚
交际第一步 成功起点
交际第一步 成功起点
史上最全的心理测试
交际第一步 成功起点
交际第一步 成功起点
交际第一步 成功起点
交际第一步 成功起点
自我表露技术的功能
  用心理学分析人类的谎言:揭开谎言的秘密           ★★★
用心理学分析人类的谎言:揭开谎言的秘密
用心理学分析人类的谎言:揭开谎言的秘密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心理学家网 >> 应用技术 >> 成功训练 >> 成功点金石 >> 正文
作者:朽木樱夜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1-19 13:35:07
 
what)几乎一个不缺,言之凿凿,谁能不信服呢?

 

但是这里不得不郑重地告诉你,上面四则新闻全是假的。

 

第一条新闻中的粮食产量纯属弥天大谎。

 

第二条新闻中的照片是在暗房里制作而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的。

 

第三条新闻是一个好搞恶作剧的记者编造的,照片是用电脑制作的。

 

第四条新闻是记者根据天涯社区一篇题为《朝鲜日报:孙中山原来是韩国人》的帖子改编的。

 

谁能说上面四条消息不是新闻?它们是新闻,但全是由谎言构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的新闻。

 

(第二章插图2

 

新闻的要求上,“真实”从来都是第一位的,但是事实上由于不同的现实条件的牵制却又是很难完全做到真实的。

 

首先,任何一个新闻机构一定从属于某一个利益集团,这个集团可能是政府,可能是教会,也可能是政党或公司,还可能是某军事机关或协会、联合会。如果它谁都不从属,一定还会从属于它的头头,反正最终少不掉一个归属。

 

“什么样的种子开什么样的花,什么样的阶级说什么样的话。”这是一句老话,有些人可能不喜欢听,但它说的的确是真理。任何新闻机构当然只为自己所从属的利益集团说话,这道理再简单不过了,谁会拿钱养一张报纸或一家电台整天来揭自己的短,兜自家见不得人的老底?如果新闻不能为自己说话,为什么每个国家的政府电台、电视台门前还要壁垒森严地布满岗哨呢?非洲、中美洲的那些小国政变时,为什么首先要抢占电台、电视台呢?道理很简单,占领了电台、电视台就是使其从属于我,以便发表于我有利的公告、宣言以及新闻。

 

于我有利、为我所用却并不一定要真实。

 

其次,新闻从事件现场到报纸上的文字、电台里的声音、电视上的画面,都必须有两道人工的过程,这就是记者与编辑人工处理的过程。

 

这种处理就大有讲究了,我可以让现场中的一些事纤毫毕见,也可以对一些事视而不见,笔墨轻一点或重一点,很容易办到。电视画面有人认为是客观的,但我认为重要的画面可以让其多停留几秒,甲方的损失我可以从头拍到尾,而乙方的我可以一点不拍,有些画面要是对我不利,我在编辑中还可以把它抹掉,你有什么办法?

 

我们看到报纸或电视、听到广播,以为是了解到了事件的真相,殊不知我们看到的只是新闻记者手中的笔及笔下的文字、话筒、摄影机的取景框,至于真实与现场,就不知道还能有几分了。

 

托马斯?杰斐逊在保障新闻自由的美国宪法的制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他当上总统,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为报纸攻击对象的时候,他对报纸则抱了另外一种态度。他曾经宣称报纸应由四部分组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标题分别为“真话”、“可能”、“大概”和“谎言”。至于后两部分,杰斐逊说:“它们显然是为那些宁愿花钱看谎言的读者预备的。”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众传媒高度发达,利用新闻,什么样的谎言都可以制造出来。可怕的是,即使没有撒谎的意愿,有时也可能导出谎言。

 

但是,我们怎么也无法不要新闻,即使新闻有时有一副谎言的面孔,我们依然还得亲近它,关心它。因为现代人的生活实在太离不开新闻了。

 

揭开谎言的秘密 第二章 无处不在的谎言 五、谎言的道德身影

 

    谎言常常会戴上一副道德的面孔与我们对话。因为它有了这张道德的面孔,往往更能使人上当。

 

王莽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第一个篡政夺权的外戚。千百年来,史家同声责骂他是封建伦理道德的最大叛逆,是乱臣贼子的典型。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西汉末年,王莽却被人视为集忠、孝、节、义、慈、友、信、廉等各种美德于一身的圣贤君子。这自然是和王莽非同寻常的虚伪奸诈、娴熟高超的两面派手腕和他几十年如一日克己伪饰、猎取令誉分不开的。这里只须摘取他在“孝”与“忠”两个方面的部分言行,就得以看出他道德方面的虚伪奸诈。

 

汉代统治者自称“以孝治天下”,王莽伪饰邀名,首先在“孝”字上下功夫。他13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文章录入:朽木樱夜    责任编辑:朽木樱夜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 技术支持 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系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6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    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