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第十五章   心理变态的预…
第十四章    心理变态的…
第十三章    心理变态的…
第十二章    心理变态的…
第十一章    重性精神病
第十章    身心障碍
第九章    迷信行为与特…
第八章   违法犯罪与自…
第七章   成瘾行为与赌博
五章   性行为与性变态
  第六章 神经症           ★★★
第六章 神经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心理学家网 >> 心理学图书在线阅读 >> 专业教材 >> 正文
作者:王登峰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2-17 12:35:10
 

         对神经衰弱患者可使用安定等药物取得一些心理效应,施行生物反馈、认知疗法也有疗效。我国学者曾用悟践心理疗法和森田疗法治疗神经衰弱患者,获得较好疗效。悟践,心理疗法的前身是快速综合疗法,由我国学者李心天等人在50年代运用治疗神经衰弱患者,治疗的核心是使患者对疾病能正确认识,即认识神经衰弱的根本原因是自己对生活事件不能正确认知和评价,导致精神过度紧张而发病,大脑元器质性损害;通过治疗,让患者主动参与改变自身状态的治疗活动,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以消除衰弱症状。该法总疗程4,每日治疗半天,分三阶段:一是认识疾病,消除焦虑;二是消除病因,恢复健康;三是通过调整生活制度和锻炼巩固健康。该疗法治疗大学生神经衰弱疗效达100%。森田疗法由日本森田正马教授于1920年始创,主要用于神经衰弱、强迫症和恐怖症等神经症的治疗。森田认为神经衰弱是患者假想、主观臆断的,患者具有疑病素质,由于精神(如感觉、注意之间)的交互作用,使某种感觉越来越过敏,形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精神内部冲突。治疗的原则是任其自然,为所当为。对症状和情绪变化完全服从,放弃抗拒,就会消除精神内部冲突,切断精神交互作用,以消除衰弱症状。如睡眠者,越企图赶快入睡,就越难人睡,如果任其自然,不强求人睡,由于睡眠的本能会自然人睡。为所当为是要求患者该做什么事就继续做,不受症状所困扰。住院森田疗法总疗程一月,分四阶段:一是绝对卧床期,隔离患者,使其对症状听之任之,逐渐安静,产生生活欲望;二是轻工作期,让患者白天到户外做轻微活动;三是重工作期,让患者读书,劳动,体验工作的愉快;四是生活训练期。森田治疗有住院和门诊多种形式,住院治疗有利于患者从原环境的惰性状态中脱离出来,通过病友之间的相互交往,写日记和体会,加上医生指导,可使症状很快消失。我国许多学者运用森田疗法治疗神经症患者,并使治疗方法不断完善和深化,取得可喜的疗效。
以下是神经衰弱实例(肖水源,1989):
        
某男,35,教师,因失眠、精神差、易疲劳来就诊。患者4年前因感到工作压力大而开始失眠,表现入睡困难,每晚要2~3小时方能入睡,睡后极易惊醒,轻微响声都不能忍受,梦多,白天昏昏欲睡,不能坚持上完一节课,记忆力和学习效率下降,一看书便心烦意乱,印象不深,熟人的名字有时也叫不出。近3个月来头昏,头痛,眼花,情绪急躁,常因小事叹息不已。患者病前性格多疑敏感,不果断,易急躁,自信心低,情绪不稳。检查时患者对稍强的光线或一般噪声不能忍受,无其他障碍表现,认为自己的疾病非常顽固,难以治愈,甚为着急,主动诉述病情,求治心切。根据前述诊断标准,可诊断为神经衰弱。

三 癔症        

 癔症(hysteria)在古希腊语中意为子宫”,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创立了子宫游走学说”,认为癔症是因为子宫迷恋异性而四处游走。中世纪时认为癔症是鬼神附体,19世纪后认为易被催眠的人多患癌症。癔症是精神疾病最古老的病名之一,由心理因素或暗示、自我暗示引起的一组疾病,表现为急起、短暂的精神障碍、躯体障碍,包括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的紊乱,而没有相应的器质性基础,可用暗示疗法使症状消失。我国癔症的患病率为3.55%,女多于男,青少年有群体爆发的报道。癔症的临床表现有二类:
        
一类是躯体症状,又称转换症状,如突然双目失明或弱视,出现视觉障碍;突然失去昕力,出现暂时性耳聋;偏侧感觉麻木或过敏,但不符合神经分布区域特点;出现抽搞发作,突然倒地,全身僵直,四肢抖动,呼吸急促,扯头发衣服,表情痛苦;瘫痪,不能站立或行走;失音或缄默,口吃、耳语和声嘶,用手势或书写表达自己思想。

        
二类是精神症状,又称分离症状,如情感爆发,突然尽情发泄,哭笑,吵闹,扯头,撕衣,撞墙,打滚;出现意识障碍,缓慢晕倒,情感丰富,行为夸张,有表演色彩,有问必、答,答案近似正确;遗忘,不能回忆某段经历;神游症、双重人格和附体体验也会出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 技术支持 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系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6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    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