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第十五章   心理变态的预…
第十四章    心理变态的…
第十三章    心理变态的…
第十二章    心理变态的…
第十一章    重性精神病
第十章    身心障碍
第九章    迷信行为与特…
第八章   违法犯罪与自…
第七章   成瘾行为与赌博
第六章 神经症
  第四章  人格障碍           ★★★
第四章  人格障碍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心理学家网 >> 心理学图书在线阅读 >> 专业教材 >> 正文
作者:王登峰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2-17 12:29:02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应以心理治疗为主。有关心理治疗的方法将在后章讨论。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格障碍是长期形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的产物,改变起来相当困难。多数患者不主动求治,因此,一般人格障碍的疗效甚差。心理治疗上主要是通过认知治疗和行为矫正技术让患者进行适应环境的训练,提供行为指导和适当职业选择的建议,调整环境和改善人际关系,治疗需要较长时间和耐心,也要防止患者的依赖或纠缠。
       
下述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一个实例(纪术茂,1989):
         A
,,19,待业;家庭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员无精神病史,A生后由养父领养,从小受到溺爱,性格固执、顽皮,喜欢恶作剧;上学后,不断打架闹事,欺负小同学,辱骂老师,在课堂上解剖老鼠和麻雀;小学3年级时,在放学的男女同学队伍中公然把生殖器露在外面;小学毕业经补考升入初中,初一因三门功课不及格而留级,表现太差,被勒令退学;在家不服家长管教,顶撞,吵闹,以至和父母对打;14岁时被儿童医院诊断为多动症,药物治疗不佳;被送进工读学校就读,经常借故离校,一两个月不返校,直至被捆绑押送回校;多次盗窃公共财物,曾被收审,释放后,一度剪去长发,表示洗心革面,重新做人;17岁进工厂,常常旷工,招引一些朋友在家中吃喝玩乐,多次聚赌,结交不三不四的女青年,经常打骂祖母;18岁时与人寻衅闹事,纠集同伙用棍棒和皮带毒打他人;骑车撞了人,反诬陷对方,拳打脚踢;因毒打他人致伤被公安机关收容审查。
       
患者临床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自述从小任性,受家人溺爱;上学后贪玩,爱和同座讲话,坐不住,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绩下降,学校不要他上学了;因和父母吵架,左邻右舍都讨厌他,名声坏了;不承认干了坏事,对打人情节避重就轻;否认与父母对打,说一生气就控制不住自己,事情过去就后悔了;想到家庭很温暖,过去胡闹是不懂事,自己年龄还小,没干过坏事,边哭边叹息:“人生真难呀!"“没有人了解我,连父母也不了解我! ”“现在后悔得很...... ”检查刚一结束,便与其他住院病人谈笑,显得无忧无虑,认为公安机关送他来医院检查是胡闹。
根据实例的主要表现,参照前述的诊断标准,可见这是一例较为典型的反社会型人格,要注意它与违法犯罪和精神病之间的鉴别。

    偏执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特点是敏感、多疑、固执己见;对别人无意的、中性的、或是友好的行为常常猜疑,误解为敌意的,是在蔑视自己;对极小的侮辱、伤害不能宽恕,耿耿于怀;对挫折和遭人拒绝过于敏感,过分自尊,追求权利,自我评价太高,认为自己一贯正确;忌妒心强,常常猜疑周围人在利用他,对他搞阴谋;对自己的多疑和固执很难被人说服,难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偏执型人格很容易发展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为偏执性精神病。
CCMD-2R
对偏执型人格障碍提出了下述诊断标准:
(
)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
)症状至少符合下述项目中的三项
        1.
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或元足够根据,怀疑会被人利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
        2.
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并可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为超价观念(一种类妄想观念或常盘旋于脑中的非强迫性意念);
        3.
易产生病态嫉妒;
        4.
过分自负,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别人,总认为自己正确;
        5.
好忌恨别人,对他人过错不能宽容;
        6.
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利',或利益;
        7.
忽视或不相信与自己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以说理和事实来改变患者的想法。
下述是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一个实例(黄能达,1989):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 技术支持 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系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6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    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