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第十五章   心理变态的预…
第十四章    心理变态的…
第十三章    心理变态的…
第十二章    心理变态的…
第十一章    重性精神病
第十章    身心障碍
第九章    迷信行为与特…
第八章   违法犯罪与自…
第七章   成瘾行为与赌博
第六章 神经症
  第一章    健康与变态           ★★★
第一章 健康与变态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心理学家网 >> 心理学图书在线阅读 >> 专业教材 >> 正文
作者:王登峰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2-16 23:54:11
 

医学模式的演变使得健康的定义不断完善。目前用得最多的是世界卫生组织(WH0,1947)所作的定义:“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身体健康是指人体结构完整、生理功能正常;心理健康主要是指人的心理与行为统一、人格稳定和心理与环境协调;社会健康是指人的社会适应良好,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工作能力和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胜任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角色,取得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就,自我实现。近十年来,有人还将道德健康作为一个重要维度分离出来,强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要“无私、利他”。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虽被广大公众接受,但仍有不少人提出置疑,认为这个定义过于抽象和保守,因为“完善状态”难以确定。现代人不再满足于“维持”良好的身心状态,而是要“促进”健康,提高身心和社会方面的适应阙值,创造更加完美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能愉快、幸福地生活、学习和工作。健康者要减少对医生的迷信和依赖,学会家庭保健和自我保健,降低自我创造的危险性,消除不良行为习惯和负性情绪状态。健康者在无病时也要主动预防,经常锻炼,增强体质,讲求合理营养,正确安排作息时间,创设良好的家庭物质与精神环境,提高教育水平和文化素养,懂得丰富的卫生保健知识。这种“理想化”的健康状态受到社会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制约,需要整个国家、社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实现。
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战略目标正在逐步实现。健康不仅是人的理想常态,也是人类的基本权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目标。民强才能促国富,有了健康的国民素质,必将极大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使人类生活质量走向良性循环。
 二    健康行为                              
 人的行为是机体和心理的外在表现,健康的状态主要是通过正常行为反映出来的,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把行为当作衡量人健康的重要指标。究竟什么是行为?什么是健康行为?人的行为和健康有什么关系?这些都是理解健康本质的前提。
行为在各种心理流派上具有不同的意义,行为学派把往为定义为人或动物对刺激的反应,格式塔派心理学家勒温(lewin.K 1890~1947)把人的行为看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是人与环境的函数, 现代心理学把行为看作是人在主客观因素影响下产生的外部活动,包括有意识和无意识活动,在正常情况下,人的行为是有意识的。有人提出科学的行为定义有三层意思:一是表示一种活动过程,二是表示一个人当时所处的状态,三是表示一个人所具有的某种行为特征。讨论行为就要从多方面去理解它的准确涵义。
人的行为丰富多彩,我们关注的是与健康有关的行为,它们包括健康行为、常态行为、反常行为、健康危险行为、健康促进行为、患病后行为等。健康行为是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都正常的行为表现,是一种理想的行为,象征着人类行为的方向,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只能尽量接近这种理论标准,却永远达不到这一标准。常态行为是统计学中的概念,即指95%的人都有的行为表现,反常行为是指分布在常态行为范围以外的行为,常态和反常的划分只有相对意义,元绝对界限。常态行为并不等于健康行为,比如一个小群体中有时都会倾向斗殴,这种行为是不利于健康的。相反,某种反常行为有时会具有健康意义,如戒烟者在吸烟群体中就具有健康促进的表率作用。健康危险行为是指对人的健康有危害的各种行为,如过度紧张、挑食、斗殴、吸毒、吸烟和酣酒等。健康促进行为是指那些有利于人健康发展的行为,如合理饮食、适度锻炼、劳逸结合、修身养性等行为。患病后行为是指病后患者所具有的行为特性、行为状态和行为过程,它们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部分,前者是某种病的特征表现,后者是指各类疾病所具有的共同表现,如恐惧、焦虑、否认、绝望和濒死表现等。准确理解上述各类行为的涵义,对消除不良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有重要意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 技术支持 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系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6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    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