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管理心理与行为学-孙泽厚…
管理心理与行为学-孙泽厚
交际第一步 成功起点
交际第一步 成功起点
史上最全的心理测试
交际第一步 成功起点
交际第一步 成功起点
交际第一步 成功起点
交际第一步 成功起点
自我表露技术的功能
  用心理学分析人类的谎言:揭开谎言的秘密           ★★★
用心理学分析人类的谎言:揭开谎言的秘密
用心理学分析人类的谎言:揭开谎言的秘密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心理学家网 >> 应用技术 >> 成功训练 >> 成功点金石 >> 正文
作者:朽木樱夜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1-19 13:35:07
 
“火挺好的,他从没有在我们面前说过您什么闲话!相反,他倒是挺佩服您的魄力的,至于最近有点不开心,他说可能是在某些事情上闹了点小误会,他说您会很好地处理的。您放心,火是不会说什么的。”

 

这样一来,不仅老板的怒气会马上消下来,他也会立刻反躬自省,认真地考虑对待下属的问题。一场本来可能导致两人大动肝火,甚至让老板难堪、同事失业的争端就此偃旗息鼓。即使有一天老板发现泉讲的不是实话,他也不会过分怪罪泉,他会认为泉为人厚道、心地善良、会处理事情,根本想不到什么说谎了。

 

我们生活中还有一句俗话,叫做“会做媳妇的两头瞒,不会做媳妇的两头传”。说的也是同一道理。居家过日子,有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不能以真实的态度去对待,说一些假话,应付应付,什么都会过去的。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不能一味地讲实话,因为实话有些时候对人、对己、对事无益。既然真话会伤害别人,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说真话?其实,制造一些谎言,只要于人于己有利,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制造。这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宝。

 

揭开谎言的秘密 第三章 生活中的谎言 七、谎言的智慧

 

    智慧往往与谎言相伴相随。翻开古代历史,我们随处可以见到这样的例子。

 

秦末,刘邦、项羽两人争斗多年,尚未决出胜负。项羽对刘邦说:“这些年来,我们一直这么闹腾,不如彻底摆开阵势,一决胜负,不要因为我们,让天下老百姓老是受苦。”

 

刘邦说:“我宁可斗智,不愿斗力。”于是就列数了项羽的十条大罪。

 

项羽大怒,命令放箭。结果有一支箭射到了刘邦的胸部,刘邦咬着牙把箭拔下来,插到腿上,说:“敌军太可恶,竟然射中了我的腿。”

 

当时,项羽的军队强大,刘邦势力弱小,如果说伤到胸部,士气肯定会受影响。在这里,刘邦分明是在说谎,但这种谎言,却是智慧的体现。

 

其实最高境界的谎言就是一种智慧。南宋时,国都临安有一位神偷,没有人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因他每次作案后,必留下“我来也”三字,故其绰号叫“我来也”。他名气轰动整个临安,官府奈何他不得。

 

有一次,他失手被擒了,审讯时找不到赃证和人证,无法定罪,只好把他监禁起来慢慢侦查。“我来也”过着铁窗生活,遥遥无期。一天,他对狱卒说:“我做贼是确实的,却不是‘我来也’,官府误会我是,看来会把我终身监禁,出狱是无希望了,只可惜我藏在外面的金银无法使用。在这一段时间里,你对我的确好,我决定用那些金银来报答你,金银就藏在保俶塔顶层上,你去取用好了。”

 

狱卒将信将疑地往塔上巡视,果有一小包袱藏在尘埃中,打开一看,尽是黄金白银,他满心欢喜回来后,对“我来也”特别照顾。

 

过了几天,“我来也”又对狱卒说:“我还有一酒瓮放在侍郎桥下,装满金银,你可叫家人去那里洗衣服,取了酒瓮之后,把衣服盖在篮上,拿回家就是了。”

 

狱卒叫妻子去取,果然又得了金银,对“我来也”更加优待。

 

又过了几天,一晚,“我来也”又对狱卒说:“现在已是深夜二更了,我请你放我出去,料理一些私事,四更的时候,我一定回来,决不连累你的。”

 

狱卒因受了两次恩惠,不好意思不答应,同时认为他颇讲信用,只好放他去了,但心里还是不安,乃取酒独酌,借以消忧。到四更时,忽有人自檐间跃下,一看,原来是“我来也”依时回来了,狱卒大喜,将其套上刑具再锁起来。

 

次日,城内一名富户赴县府报案,说昨晚三更时分,被贼劫去黄金千两,门上写着“我来也”三字。

 

县太爷据报,抚案大惊说:“原来‘我来也’还逍遥法外,以前所捉之贼,并不是他,差点冤枉了人。”便下令提讯前贼,判为犯夜行罪,略施惩戒便放人。

 

“我来也”出狱后几天,狱卒返家,其妻对他说:“昨晚四更的时候,有人敲门,开门一看,并无人影,却有一包东西放在门口,并闻声说,‘此是酬谢你丈夫的,不要声扬出去。’”他打开一看,原来又是黄金和白银。狱卒此时才明白,那贼果真是“我来也”。

 

谎言,一旦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为智慧,它的作用实在是不可低估的。

 

揭开谎言的秘密 第三章 生活中的谎言 八、谎言的罪与罚

 <<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下一页  >> 

文章录入:朽木樱夜    责任编辑:朽木樱夜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 技术支持 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系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6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    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