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管理心理与行为学-孙泽厚…
管理心理与行为学-孙泽厚
交际第一步 成功起点
交际第一步 成功起点
史上最全的心理测试
交际第一步 成功起点
交际第一步 成功起点
交际第一步 成功起点
交际第一步 成功起点
自我表露技术的功能
  用心理学分析人类的谎言:揭开谎言的秘密           ★★★
用心理学分析人类的谎言:揭开谎言的秘密
用心理学分析人类的谎言:揭开谎言的秘密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心理学家网 >> 应用技术 >> 成功训练 >> 成功点金石 >> 正文
作者:朽木樱夜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1-19 13:35:07
 
小时内离开了法国。他们在乌拉圭待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巴黎没有什么动静,本来预计骗局被揭穿后会引起的轩然大波并没有出现。原来那位商人发现上当后羞得无地自容,根本没有去报案。

 

二人知道这一情况后,又返回巴黎,把这出闹剧重演了一番,另一位头脑简单的废金属商又上当了。这回受骗者报案了,但两个骗子早已逃出法国,过花天酒地的生活去了。

 

1993年,中国也发生过类似的骗局。秦皇岛市附近有一座废置不用的铁路桥,一位缺钱的仁兄便打起了它的主意。他先以铁路局的名义找到一家法院下属的公司签了一个合作拆桥的协议,然后从这个法院的工作人员手中借了一套法官服装和一支手枪,找到铁路局下属的一家公司签了一个合作拆桥的协议,然后拿着两份协议书找到一个正缺原材料的钢厂,将这座桥上将要拆下的7000多吨废旧钢铁卖给了钢厂。签合同时,钢厂的人表示怀疑,要看看这位仁兄的工作证,他谎称工作证没带,把手枪往人家桌上一撂,说:“要信不过,先把这玩意儿押着,回头我再取工作证来。”人家一看他手续齐备,又是政法部门的公司,本人又是法官,还有什么可怀疑的?也就高兴地签了合同,然后开始拆桥。

 

正在他们拆桥时,该铁路局的一位副局长乘车回家,发现了,觉着不对头。分明没有接到过拆桥的指示,什么人在拆呢?他立刻让铁路部门查问,结果发现是骗局。

 

在商业活动中,谎言的使用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对于商人来说,谎言与骗术永远是他们手中的奇兵魔法,随时可以变幻出无穷的花样。因此,在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随时提高警觉,分辨自己身边的种种骗术与谎言,不要为其所惑。

 

当然,对于经商者来说,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巧妙地使用一些谎言来推销产品,也是应该的。不然,谁还来经商?经商还怎么赚钱?

 

揭开谎言的秘密 第三章 生活中的谎言 四、爱情,“我”字当头如何无私

 

    生活中最美丽的词汇、最动听的乐章、最美丽的诗篇,都是写给爱情的。爱情使人生活得五彩缤纷,爱情使岁月变得灿烂辉煌。爱情能让怯懦者变得勇敢坚强,能让愚昧者变得智慧机智,能让理智者变得冲动疯狂,能使高傲者折腰屈膝,能使卑微者高尚伟大。可以说,人世间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比爱情更加奇特。它总在有与无之间悠游,总在真实与虚幻之间徘徊。得到的人和没得到的人有时都为它心力交瘁,以至有人不由得问:爱情是什么?

 

从谎言的角度看,有人说,爱情是一种临时性的疾病,可用婚姻治愈,使患者远离病源也同样有效。这种疾病和龋齿等病一样,只传染于生活在人工条件下的文明人之中,那些呼吸纯净空气、吃简单食品的野蛮人从不受它侵扰。

 

还有人说,爱情就像吹肥皂泡,当你听起它时,五彩斑斓、光彩艳丽,这时它是存在的,但肥皂泡毕竟是肥皂泡,它终归是要破的,破了,爱情就消失了。

 

乌克兰谚语说:“爱情告诉我们的事情并非如此。”中国俗语说:“情人眼里出西施。”佛经里说:“人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盛。”

 

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其实都在否定爱情,认为爱情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聚在一起的往往是冤家对头;相爱的人却要生离死别;要求、欲望总是得不到满足。

 

这些话听上去好像对爱情都不太有利,因为世俗的爱情正如一位爱情专家所说:恋爱似乎大多在欺骗对方,也欺骗着自己。

 

一个人是不是真能永久地爱另外一个人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这种人为数不多。

 

如果细细地整理一下我们心目中关于爱情的标准,我们就会发现,全世界的爱情都具备以下这几个标准:相爱、专一、永恒、纯真、忘我。这五条标准是全世界所有人对爱情的渴求、期望与梦想。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没有几个人能同时拥有。

 

当然世界上真正相爱的人少,以至于绝大多数只是一方对另一方的爱。结果只有两种,接受或不接受,接受了,我们便说他们相爱了。一位女作家曾经说过:“世界上95%的夫妻都是凑合。”而在这种凑合的家庭中,谎言就是必不可少的黏合剂。

 

至于爱情的专一问题,也是人们常常喜欢探讨的。

 

中国古代极为讲究从一而终,忠贞不屈的爱情往往能激起普遍的共鸣,“愿天下有情人皆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眷属”正是最鲜明的写照。就连西方世界,也留下了许多千古传唱的忠贞爱情故事。

 

爱从本质上追求的就是地老天荒、海枯石烂,正如中国古代民歌《上邪》中所说的“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可是永恒似乎只存在于传说或文学作品中,现实中多得是“但求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因为他们已知道,凡夫俗子的生活中有太多的无可奈何、太多的痛苦纠葛,能真心真意地爱一段已经十分不容易了,何必再去苛求永恒? “忘我”原本是一种宗教的境界,把它移入到爱情中来的人,是做了一次伟大创举的人。但是爱情真能忘我吗?谁都知道,求爱一开口便是“我”字当头:“我爱你。”我爱你其实就是我要你。没有我哪有你?没有我哪有爱?没有我一切都见鬼去吧!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那么,世界上真有不求回报的爱吗?不可能,我们施爱,更是为了得到爱,不然,哪里会有爱的痛苦?只求奉献,不求索取,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人是没有痛苦和失望的,他们是真正忘我的人,就像真正的佛教徒一样。若能做到这一点,那也不需要爱了。所以忘我之中也掺和了许多谎言的东西。

 

当然,不管怎么贬损,爱情是人世间迄今为止公认最为美好的东西,如果说真正的爱情中有谎言也有欺骗,那么也一定是一种甜蜜。

 

揭开谎言的秘密

 <<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下一页  >> 

文章录入:朽木樱夜    责任编辑:朽木樱夜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 技术支持 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系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6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    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