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心理变态的量表评定 |
|
|
作者:王登峰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2-17 12:55:04  |
|
评定量表还有一些标准化特征,在取样、常模、信度、效度、方法标准化等方面都有一定要求,这些内容可以参考有关心理测量书目。 一个评定量表的基本内容有如下几项: 1.量表名称:指明量表的种类和编制者。 2.项目描述:尽量简明,用词准确精练,少用“平均、很好、很差',这些不明确的形容词。 3.项目定义:他评量表最好有比较严格的定义,以便不同评定者的理解和运用。 4.项目分级:一般采用多级评分。分级太少,量表敏感性降低;分级太多,标准不易掌握,影响评定者之间的一致性。多数人对7级以上的分级不能作有效的区分。通常划分为3~7级,5级最常见。 5.项目评分标准:一般根据项目内容出现的频率或严重程度来评分。许多量表都有“工作用评定标准",对评分方法作了具体说明。 量表评定的实施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 一是准备阶段,即对评定者进行系统训练,选择合适的评定工具及评定场地。 二是填表阶段,自评量表项目前应有一段简短的指导语,说明评定主要目的、评定内容的范围、评定的时间界定、频度或程度标准、记录方法与其他要求。如受评者文化程度低,评定者可用中性的态度逐项念题,把项目本身意思告诉受评者。自评量表常常作为团体评定工具,受评者以10~20人为宜。他评量表的使用者一般都为专业工作者,最好与受评者现场见面,经过会谈,取得准确证据。 三是统计阶段,计算因子分和总分,并按量表使用手册要求,将粗分进一步换算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标准分或百分位。 四是报告阶段,量表总分反映受评者总的状况,因子分反映皿评者各项症状的分布特征。评定量表结果的报告类似科研调查报告,院了颗大量的统计学处理外,结论和解和要远度,不能绝对化或滥贴标签,对受评者或家属用口头形式报告,注意用语通俗,并有科学性。 实施量表评定要尽量克服一些误差,如参照标准不统一、信息来源不可靠、填表时带有“光环效应”(个人主观推断和泛化)、“集中趋势”(选中间答案、严格或宽容倾向)和期待效应等。为了提高量表评定的有效性,对评定者有一定的资格要求,要正确掌握评定方法,根据受评者情况合理使用评定量表,采用“单盲',评定设计程序,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量表评定动机等。 评定量表的使用已广泛涉及到心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如身心症状评定、适应行为评定、神经心理测验、人格测验和智力测验等,根据功能分类,有诊断表、筛查表和辅助表等。以下有选择性地介绍几种常用测量工具。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文章: 第十二章 心理变态的临床检查
下一篇文章: 第十四章 心理变态的治疗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