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学论文 - 教育类
    发表日期:2009年9月13日 作者:邝廷舜 编辑:shphao 有5915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邝廷舜)公共课心理学教学中的科学观教育三例

二、“气质学说”教学中的科学观教育

“气质学说”是公共课心理学中“气质”一章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说”“体液说”“体型说”“激素说”等。它们都是在介绍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之前介绍给学生的。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如果教师采用陈述性的讲解,则容易在学生的心目中形成这样的看法:巴甫洛夫的学说是真理,其他学说是绝对的谬误。与科学发展观相悖的。科学发展观是指人们对科学发展主体、动力、过程、模式等方面的总体认识。科学发展观教育具体到心理学的教学而言,可以是一种历史性思维的教育。历史性思维指的是一种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对历史事实进行综合分析的理论思维能力。历史性思维要求我们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各种历史性人物、事件和事实。因为,任何一种学说和理论、人物和学派,都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值得肯定的地方,但也都有其历史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因此只有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待这些现象和事实,才能客观、公正、全面地把握它们。这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猜想与反驳”的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要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批判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具体到“气质学说”教师也可通过设疑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气质学说”,全是谬误,一点合理的地方都没有吗⋯⋯ 。与“能力的结构学说”相反,学生容易发现“气质学说”中的不足,但如何不足,在公共课的心理学教学中确实需要教师的讲解—— 在这些学说的研究中将相关关系误认为因果关系。而这些理论的贡献就在于看到了人的心理的个别差异与生理差异密切相关。这是一种唯物的心理观,而且就这些学说提出的时代而言,是一种进步。

三、“什么是概念”教学中的科学观教育

“什么是概念”思维一章的内容。教师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一般可直接讲述概念的定义—— 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特性反映。教师再解释“本质特征”后‘,举出几个事例来说明“什么是概念”。这种陈述性的讲述当然可以使学生理解“什么是概念”,但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科学观的形成,因而也不利于学生世界观的养成。对包括心理学在内的科学文化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对世界的态度、观念和看法,进而促进学生整个世界观的形成。纵观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不同的心理学流派中隐含着不同的世界观,这既反映了科学观本身的复杂性,也体现了科学观内涵的丰富性。比如行为主义心理学蕴含着科学主义的思想,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则蕴含着人文主义的思想在其中。因此,心理学教学中对同一问题的多元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探讨问题的精神,有利于其科学观的养成,进而也有利于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在“什么是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举例并设疑:儿童常将“在家中生活”作为家畜的共同特征,因而认为老鼠也算是家畜。他掌握的“家畜”是否是概念?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讲解:尽管一般特征和共同特征不一定是本质特征,但它们也是经过抽象和概括而来,也含有理解的成分,是学生掌握概念中常见的阶段。心理学也把它们作为概念的内涵的一部分加以研究。因此,心理学界更加认同心理学奥苏贝尔对概念的定义:符号所代表的具有共同标准属性的对象、事件、情境或性质。这是一种与课本上的狭义理解不同的心理学意义上的广义理解。这样的对同一问题多元的解释,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有利于学生科学观的形成。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教育心理学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大学生学习的四个阶段(2010/9/24 21:45:24)[15537]
  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分析(2010/7/29 7:44:02)[14052]
  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2010/7/19 13:23:15)[3950]
  儿童的好奇心受家长教师态度的影响(2010/6/23 23:16:41)[3224]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形成(2010/5/31 10:50:27)[3492]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邝廷舜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