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考试大纲---基础知识部分 |
|
(四)能力、气质和性格 •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 气质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 • 性格是表现在对事物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 心理现象又可分为两大类,即心理过程和人格 ; • 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它们都要经历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不同阶段,所以属于心理过程; • 人格也称个性,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倾向性和人格特征 。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教材(基础知识)P3-4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 没有脑的心理,或者说没有脑的思维是不存在的; • 正常发育的大脑为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 从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说明了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 大脑只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并不是大脑本身所固有的; • 心理现象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大脑活动而产生的。所以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离开客观现实来考察人的心理,心理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人来说,客观现实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还包括人类自己。 • 心理的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因为通过心理活动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还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用这种认识来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 • 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因为心理是一种主观映象,这种主观映象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甚至可以是体验,它是主观的,而不是物质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该把心理和物质对立起来,不能混淆,否则便会犯唯心主义或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 • 心理是在人的大脑中产生的客观事物的映象,这种映象本身从外部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但是,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行为活动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 • 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应该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是自然科学的任务,研究社会对心理活动的制约又是社会科学的任务。作为一个心理学家,如果他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去研究心理现象,他就是一个自然科学家;如果他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心理现象,他就是一个社会科学家。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 教材(基础知识)P5-8 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 19世纪以前,心理学一直隶属于哲学的范畴; • 19世纪中叶,由于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引进了实验的方法,才使心理学成为一门实证的科学,并最终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1-1冯特) 二、学派的纷争 (1)构造心理学派代表人:冯特、铁钦纳 • 这个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的方法,分析意识的内容,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连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他们用所谓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想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人们称其为构造心理学派。 (2)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华生 • 这一学派认为,构造主义研究人的意识,而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研究意识很难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因而他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 • 这一学派的观点也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3)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魏特海墨等 • 德国心理学家魏特墨等人认为整体大于部分的相加,因而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元素,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建立了完形心理学,或叫格式塔心理学派。
|
|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
|
|
|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
专题信息: |
|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4270] |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2364] |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848] |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343] |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3141] |
 |
|
|
相关信息: |
|
没有相关信息 |
|
|
相关评论: |
|
没有相关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