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考试大纲---基础知识部分 |
|
第二单元 情绪理论 P62-64 一、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 • 詹姆斯认为当外界刺激引起身体上的变化时,我们对这些变化的知觉便是情绪; • 兰格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支配作用加强,血管扩张,结果便产生愉快的情绪;反之结果便产生恐怖的情绪; • 詹姆斯和兰格都强调情绪与机体变化的关系,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发生中的作用,所以被称作情绪的外周理论。 二、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 • 坎农认为,情绪变化快而生理的变化慢; • 坎农认为,情绪的生理机制不在外周,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 外界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引起神经冲动,经感觉神经传至丘脑,身体变化和情绪体验是同时发生的。 三、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 •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提出,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是由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 决定性的因素是对外界刺激和对身体变化的认知。 四、汤姆金斯和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 • 汤姆金斯和伊扎德提出,情绪并不是伴随着其他心理活动产生的一种副现象,而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 汤姆金斯直接把情绪看作是动机; • 伊扎德进一步指出,情绪的主观成分,即体验就是起动机作用的心理机构,各种情绪体验是驱动有机体采取行动的动机力量。
第三单元 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及两极性 P64-65 一、情绪、情感的两极性 • 这种度量可以从动力性、激动度、强度和紧张度这几方面来进行; • 每一种特征的变化都具有两极对立的特性; • 例如,有喜悦就有悲伤,有爱就有恨,有紧张就有轻松,有激动就有平静,它们都构成了对立的情绪情感的两极。 二、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 (一)情绪情感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的两极 (二)激动度有激动和平静的两极 (三)强度有强和弱的两极 (四)紧张度有紧张和轻松的两极
第四单元 情绪、情感的种类 P65-66 一、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 基本情绪的种类各家有不同的分法,近代研究中常把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列为情绪的基本形式,又叫原始情绪; • 复合情绪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如由愤怒、厌恶和轻蔑组合起来的复合情绪可叫做敌意;由恐惧、内疚、痛苦和愤怒组合起来的复合情绪可叫做焦虑等等。 二、心境、激情和应激 (一)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 状态,通常叫做心情; (二)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 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表现; (三)应激:应激是在出现意外事件和遇到危险情景的情况 下所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三、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 • 道德感: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同情感等都是同道德评价相联系的情感; • 美感: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自然界、社会生活及文学艺术品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 理智感:在智力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第五单元 意志 P67-69 一、意志的定义 二、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一)准备阶段 • 动机冲突一般有四种形式 : 1.双趋式冲突;2.双避式冲突;3.趋避式冲突;4.双重 趋避式冲突 (二)执行决定阶段 三、意志品质 (一)意志的自觉性 (二)意志的果断性 (三)意志的坚韧性 (四)意志的自制性 第九节 人格 第一单元 人格概述 P69-71 一、人格的定义 • 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二、人格的特性 (一)独特性 (二)整体性 (三)稳定性 (四)功能性 (五)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三、人格的结构 • 人格包含的是人格的倾向性和人格的心理特征两个方面,前者是指人格的动力,后者是指个体之间的差异; • 需要和动机是人格的动力,它表现了人格的倾向,是人格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格积极性的源泉。人格的倾向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对象的趋向和选择; • 人格的心理特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
第二单元 能力 P71-75 一、能力概述 (一)能力的定义 •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特征; • 我们把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即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叫智力。像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 (二)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 • 能力不是知识和技能,但和知识、技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 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 • 能力决定着掌握知识技能的方向、速度、巩固的程度和所能达到的水平,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也会促进能力的发展。 (三)能力的分类 • 按照能力发展的高低程度,可把能力分作为能力、才能和天才。 • 按能力的构造可把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 按能力所涉及的领域来划分,可把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 • 按创造程度划分可把能力分为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能力结构理论 (一)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二)塞斯顿的群因素理论 (三)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 三、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一)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二)能力类型的差异 (三)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四、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的因素 (二)环境和教育的因素
|
|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
|
|
|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
专题信息: |
|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4270] |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2364] |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848] |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343] |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3141] |
 |
|
|
相关信息: |
|
没有相关信息 |
|
|
相关评论: |
|
没有相关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