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第四节 精神分析治疗的发展与评价 |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2 22:21:12  |
|
2、领悟的本质
钟友彬认为治疗的目的是要消除病人的症状,而症状的消除需要病人对治疗者解释的领悟。病人的领悟是在治疗者引导下达到的,因此疗效的取得不在于揭示了幼年的精神创伤,而在于病人对治疗者解释的信任,这就是领悟的本质。领悟的内容是治疗者灌输给病人的,病人自感以前的想法及行为可笑,自己抛弃了原有的态度、行为,使症状得以消失[14][15]。
因此,治疗的过程是一个治疗者与病人交互作用的过程,也是特别需要病人主观努力的过程。钟友彬从治疗一开始就对病人强调一句中国的老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每次治疗后,都要求病人写出自己的体会,这是作业的一种形式。另一种作业形式是要求病人暗中调查一下其他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年人对自己恐惧的事物、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物的看法。以破除他们某些不正确的观念。钟友彬对病人强调:一定要“下决心不做儿童心理的奴隶”,这样症状才有好转的可能。这是要求病人自己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使治疗者的信念变为病人自己的信念,这样才能放弃其病态的行为,达到治疗的目的。
3.治疗的适应症及步骤
(1)适应症主要为强迫症、恐怖症和某些类型的性变态(如露阴症、挨擦症、窥阴症)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
|
上一篇文章: 第十一章 第三节 精神分析的治疗
下一篇文章: 第十二章 行为治疗的理论和方法 第一节 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