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修复心灵和行为的努力—…
第十五章   心理变态的预…
第十四章    心理变态的…
第十三章    心理变态的…
第十二章    心理变态的…
第十一章    重性精神病
第十章    身心障碍
第八章   违法犯罪与自…
第七章   成瘾行为与赌博
第六章 神经症
  第九章    迷信行为与特殊状态           ★★★
第九章 迷信行为与特殊状态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心理学家网 >> 心理学图书在线阅读 >> 专业教材 >> 正文
作者:王登峰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2-17 12:44:18
 

五 催眠状态                                                                                                           

        催眠是指经催眠师诱导而进入的一种类似睡眠的特殊意识状态。催眠师使用的技术称催眠术(hypnotism),它来自希腊语hypnus(睡眠)。在催眠状态中,被试可以随着催眠师的指令产生感觉缺失或感觉增强,产生遗忘或唤起早已遗忘的经历,产生幻觉或视物不见、昕声不闻的负性幻觉,甚至从事某种不情愿或明显有害的事情。催眠术日益受到科学的挑战,也得到社会的关注。
        催眠术历史悠久,千百年来,一直作为巫师、牧师、或迷信职业者的专利,披着神秘的外衣,被认为是一种超自然的魔力。1772年,德国医生M臼mer系统研究催眠术,提出“动物通磁”理论,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功地把催眠术用于医学领域。19世纪中叶,英国医生Brad认为催眠是一种心理现象,而非动物的磁性所致,并借用希腊文创用了催眠一词。后来,催眠现象引起广泛的争议,有的认为催眠现象主要由暗示引起,有的认为催眠现象与癌症密切相关,是一种病理状态。由于麻醉药物的发现,人们对催眠的兴趣逐渐减少,直到心理治疗方兴未艾的今天,催眠术又作为一种神秘的治疗方法重新获得它的市场。我国不少业余心理治疗师极力推崇催眠术的应用,不遗余力地在一些学术讨论会、公众场合乃至大学课堂上演示其奥秘,宣称催眠术适合任何心理障碍的治疗,而且催眠效果达100%。显然,认真讨论催眠术的作用机理,科学鉴别它与气功、迷信和骗术的区别及其真伪,很有必要。
        事实是,并非所有的人都能被催眠,催眠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被试的暗示性,只有暗示性高的人才表现出催眠效果。实施催眠术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测量被试的暗示性。其方法很多,如测查嗅觉,让被试分辨三个标有水、醋酸和酒精字样、而实质盛的全是清水的瓶子,暗示性高的人能“嗅”出醋酸或酒精味;测查视觉分辨力,给被试一张白纸,画有两个一样大小的圆圈,但标明的直径数一个大、一个小,问被试那个圆圈大,暗示性强的人会指出其中一个大或小;测查记忆力,让被试看一张图,画有一扇窗、两把椅子和蓝色窗帘,然后询问被试,是否看到两扇窗、三把椅子和绿色窗帘?回答是者暗示性高;还可测查平衡功能,要被试面墙而立,双目轻闭,测试者用低沉语调缓慢地说:“你是否感到有点站不住了,是否开始感到前后摇晃......前后摇晃.....暗示性强的人会出现摇晃现象。需要指明的是,暗示强不一定是坏事,有人曾调查,暗示性强与智商水平高相关,这里只是讨论催眠术的适应症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 技术支持 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系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6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    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