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学论文 - 教育类
    发表日期:2009年9月13日 作者:邝廷舜 编辑:shphao 有5783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邝廷舜)公共课心理学教学中的科学观教育三例

科学观是人们对科学的本质属性、存在样态、价值取向和发展规律的总体认识和基本信念。从类型来看,科学观可以包括科学的本质观、发展观、价值观和习得观等类型。从状态来看,科学观分别以“显性”“隐性”“实践”的形态存在。它们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并支配着人的行为,具有个性化、实践化、缄默化的特点。高等师范院校的公共心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一方面应该能够把心理学的知识与自身的学习、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以促进人格的完善和身心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应该掌握作为一名教师所必备的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及其应用方法。心理学蕴涵丰富的科学观,但心理学中的科学观常常以潜课程的形式存在,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往往不容易被师生觉察到。但正确的科学观教育对于学生世界观、自然观、发展观及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就公共课心理学中三个问题,探讨其科学观教育。

一、“能力的结构学说”教学中的科学观教育

“能力的结构学说”是公共课心理学中“能力”一章中的重要内容。此部分内容主要介绍“能力二因素说”“能力群因素说”“智力三维结构说”等能力结构理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非常容易成为能力结构理论的大量罗列,并且易使学生对这些理论知识不加批判地接受。这是与科学本质观相悖的。科学本质观是人们对“科学是什么”问题的回答。在这个问题上学者们至今无法取得共识,不同学者只能从各自的视角提出自己的理解。对科学本质问题的回答见仁见智,很难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标准答案”。与科学观的多元理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部分教师及学生将某些理论知识视为真理、知识体系或高深理论的观念还是主流。这种观念过分强调科学理论的稳定性、标准的实证性、方法的归纳性、价值的绝对性,试图将科学神圣化的做法难免使其科学观走向误区。这不仅影响学生对科学文化的定位、学习方法的选择,而且也会妨碍学生批判精神、求真品质、创新意识和独立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学生是否将“能力的结构学说”中的理论视为绝对真理,这与教师的教学有很大的关系。教师陈述式的讲解,易使学生不加批判地接受。从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出发,教师可通过设疑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如:“人的能力究竟是由多少个因素构成,两个、七个还是很多个?”“人的能力是如此的复杂,是不是能力结构学说中的因素越多就越正确?”等。从问题中引发学生对绝对真理的思考与讨论。然后由教师将几个理论的来龙去脉作讲述:研究的结论(理论)主要取决于研究样本的选取。以上的能力(智力)结构理论存在以下的缺陷:(1)研究的样本包含了一个广泛的年龄区间,掩盖了不同年龄阶段上智力因素结构的差异。(2)主观地选择样本,使样本缺乏代表性,如瑟斯顿和吉尔福特在为他们的理论求事实证据时。所采用的被试分别是大学生和经过筛选的军官。(3)对特定样本的因素分析结果加以过度的解释和外推。如瑟斯顿把结果推广到一切人尤其是儿童。既然几个能力(智力)结构理论存在不足。那究竟人的能力结构是怎样的?再次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由教师介绍心理学家对能力结构理论最近的看法:因素数量随年龄变化而变化。如:盖雷特曾经对9岁、l2岁和l5岁儿童分别进行了十个有关记忆力、言语能力和计数能力的测验。结果发现,除了一个测验外,其他测验间的相关在9岁和12岁间、l2岁和15岁间显示出稳定的下降。上述结果意味着,这些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彼此分离开来。许多证据都表明,智力因素的数量是变化的,而不是恒定的,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因此可以设想:主张较少因素的理论— — 如斯皮尔曼理论可能更真实地反映了较小儿童的智力特性;而主张较多因素的理论—— 如瑟斯顿、吉尔福特理论可能反映了较大儿童及成人的智力结构。这样的教学安排既使学生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也对学生进行了科学观的教育。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教育心理学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大学生学习的四个阶段(2010/9/24 21:45:24)[15234]
  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分析(2010/7/29 7:44:02)[13946]
  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2010/7/19 13:23:15)[3864]
  儿童的好奇心受家长教师态度的影响(2010/6/23 23:16:41)[3165]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形成(2010/5/31 10:50:27)[3400]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邝廷舜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