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脚步不断向前迈进, 来自不同学科的先进理论在教学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其中心理学更是与大学教育发生了密切的联系, 当代高校教育中的许多教育方法都是基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此我们简单讨论一下当代中国大学教育与心理学的关系。中国的心理学研究在经历了十年浩劫的磨难后得到了全面恢复, 其中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得到了很大的重视。许多老一辈的心理学工作者们将他们的研究方向对准了与发展教育有关的方面。直到今天, 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仍然是我国心理学界关注的焦点。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到死亡的生命过程中心理和行为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1882 年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出版的《儿童心理学》标志着这门学科的诞生。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 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大学这一时期与个体的自我同一感和基本亲密—基本孤独感有重要的关系。因此是发展心理学所关注的重要人生阶段。通过已有的发展心理学的研究, 我们可以发现当代中国大学生具有以下特点。
1 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不成熟
自我意识, 是指人对于自己和自己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的认识, 它包括自我观察, 自我评价, 自我检查, 自我监督, 自我教育, 自我完善等等。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但还不能很好的给自己定位。当他们理想中的“自我”与现实中的“自我”出现偏差时,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我同一性出现问题时, 往往会迷失掉自我的所在。因此,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评价有权威性, 有影响力。应当以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与学生交往, 小心翼翼的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对于犯错误的学生, 要提前输入信息, 多打预防针。可以采用旁敲侧击的方法制止某种不良倾向, 旗帜鲜明的树立正气。
2 从认知过程来看, 抽象思维的能力
得到了发展, 但是思想带有片面性大学生受到过系统的思维训练, 所以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渐成为了他们的主要思维方式。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创造力都随之增长。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 伴随着独立思考问题而出现的是, 他们喜欢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在能够熟练地运用唯物辩证法观点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指导自己的认识活动和观察社会现象之前, 他们的观点大多都很偏激。因此要教育学生关心他人, 关心集体, 人际关系紧张时集体主义观念的培养有利于融洽关系, 培养团队精神。营造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团结互助的集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