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心理 - 大学生
    发表日期:2011年2月25日 编辑:shphao 有9844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分析

1.对待过去的积极体验———生活满意感

生活满意感是对待过去的积极体验,人对自己的过去经历是否满意影响着人的主观幸福感。人过去的经历对现在或将来产生影响其实是通过人回忆过去产生的情绪体验起作用的,并不是过去了的事件仍在真实地起着作用。[3]148 每个人都有过去,对于回忆过去的这些事,有些会让我们感到愉快,有些则会让我们感到伤心。但不管是愉快的还是伤心的,这些事已经发生,即使我们总对那些过去的不幸耿耿于怀,这些事件本身也不会改变,但由此产生的消极体验却可能使我们现在的生活更不幸。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教育学生对过去经历进行积极建构,获得生活满意感。

2.对待现在的积极体验———福乐

福乐(flow)是一种重要的积极情绪体验,它是由西卡森特米哈伊提出的一个概念。福乐就是指对某一活动或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能推动个体完全投入某项活动或事物的一种情绪体验,这是一种包含愉快、兴趣等多种情绪成分的综合情绪,而且这种情绪体验是由活动本身而不是任何其他目的引起的。[4]之所以把这种情绪体验称为福乐(flow 在英文中是“水流”的意思),主要是因为这种情绪状态在人的意识中会源源不断地出现,就像流水一样,是一个过程。

那么与福乐相反的体验是什么呢?与福乐体验相对应的另外两种情绪状态是分离体验和茫然体验。分离体验是一种迫于外在目的而缺少自我创造的工作体验,在这种状态下的工作由于完全缺乏内在动机而成为一种负担和苦差。茫然体验是指个体处于一个目标不明确,环境不熟悉的境地时产生的一种总觉得自己做什么都做不好的心理体验,而这种体验在外在机遇或职责要求高于个体的能力时也同样会产生。而这两种体验正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突出表现。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就业率低使得大学生的学习功利性强,以考证、就业为导向,引发了大学生的分离体验。而大学新生对环境的不熟悉、扩招后的大学生面对精英教育时代的评价标准,都容易引发他们的茫然体验。

可见,要想从根本上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必须把培养福乐体验作为一个重要目标。

3.对待将来的积极体验———希望

希望是一种在个体处于逆境或困境时能支撑个体坚持美好理想的特定情绪。对希望与个体发展的调查表明,具有较高希望值的人能更好、更恰当地应对生活的不幸和压力,即使在困境中,他们也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灵活的方式来摆脱困境。[3]188 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有把学生培养成充满理想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个体,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应对生活不幸和压力的坚强意志和能力。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4230]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2335]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824]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317]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3113]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