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学论文 - 应用类
    发表日期:2009年10月22日 编辑:shphao 有4732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后现代主义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挑战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建立者马斯洛的核心主张是:(1).心理学研究应该以人为中心,而这里的“人” 指的是经验中的个体;(2).个体具有与生俱来的潜能,有潜能实现的需要;(3)潜能的实现导致个人的成长过程,个人的成长过程是指向完美和完善;(4).个体有选择的自由,相应的,个体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5).个体可以影响社会过程。个体不是顺从文化,而是抵御文化,展现自身的独立自主性。这些观点都是从个体出发,以个体为中心,用个体的潜能、需要、价值观、情绪体验来解释社会行为。除此之外,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都典型地表现出个体主义的特色。

后现代主义挑战个体主义倾向,主张从个体理性转向公共理性,从个体自我转向关系自我。格根指出:“后现代主义发现个体理性的概念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语言是一个依赖于自身的系统,既前于个体而存在,也后于个体而消亡。因此,作为一个理性个体而言说是参与到一个已经构成其自身的那个系统,其言说是借鉴了业已存在的格式或适当的话语风格。在这个意义上,个体理性仅仅是一种文化参与形式⋯⋯” 所以,后现代心理学家呼吁从个体人本主义转向关系的人本主义(relational humanism),从关系的角度看待人本主义心理学所珍视的概念。例如,对于个体的意识体验,不是把它视为反映外部实在的镜子,而是看作参与到一种关系。幸福和伤心的体验是一种关系形式,是某种人际关系的扩展和延伸。个体的自由意志、个体的能动性和选择能力也是一种关系形式,它们都反映了某种人际要求。不是某种内部驱力使得你这样行动,而是这样的行动能导致更为理想的人际关系。自我、人格、意志并不存在于个体的内部,而是存在于个体之间,存在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所以,“建构主义的对话促使我们把注意由个体行动者转向协调的关系⋯⋯我们或许并不希望抛弃个体自我的思想传统,但是建构主义促使我们探索和创造其它的可能性。理论家们尤其愿意询问这样一个问题,即有没有可能在建构人类的行动时,把关系而不是把自我视为最根本的?朝向这一方向的努力在许多领域正获得良好的势头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人本主义心理学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背景、历程和贡献(2010/2/21 11:34:57)[11011]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后现代转向(2009/10/23 7:52:54)[4263]
  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后现代主义(2009/10/22 8:20:34)[3545]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