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学论文 - 应用类
    发表日期:2009年8月24日 作者:麻彦坤 编辑:shphao 有7718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麻彦坤)论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方法变革:从“感知为主”转向“体验为主”传统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视理学知识的传授.从“知”人手.注重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主要模式是先提出心理问题。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心理学对心理问题做出的描述性概念.然后举例提出克服问题的有效方法.再让学生联系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反思、体验,经过冲突或斗争.进而提高认识,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有效的自我防御机制这种重视知识掌握的倾向甚至体现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测评与评估中.表现为重视心理学知识的考核 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虽然也重视情感体验.但重视程度明显不够积极心理学将积极人格的形成作为基本的追求.而积极体验则是形成积极人格的基本途径所谓积极体验.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和从容不迫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 增进个体的积极体验是发展个体积极人格、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当个体有了更多的积极体验之后.它就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由于是来自个体自身内部.所以更容易形成某种人格特征以情绪体验为例.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可以导致不同的行为倾向.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两种不同的情绪能使人建构起不同的心理资源 消极情绪能通过缩小个体即时的思想或行为资源而组织起一种应激资源.主要应对威胁到自我的各种危险.使个体迅速采取特定的行为.从而避免使自己受到伤害.这是个体最低要求的自我保护。与消极情绪的应激保护不同.积极情绪则能通过扩建个体即时的思想或行为资源而帮助个体建立起持久的个人发展资源.这些资源趋向于从长远的角度、用间接的方式给个体带来各种利益.如能使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产生一些创新性的思想和行为.并把这些思想和行为迁移到其它方面研究显示.积极情绪可以通过健康的归网方式、良性的人际关系、正确的应激和心理防御系统、神经中枢的结构和功能改变影响人格.从而实现对人类健康的呵护积极环境营造积极体验.积极体验形成积极人格。以体验、参与、合作、活动、内省为主要手段,以咨询、干预为辅助手段.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为主渠道,构成了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论基础。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影响下.在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其一,“传授”和“培育”的关系。心理学知识可以通过传授教给学生.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是无法通过传授完成的.教育者的首要任务是创设、提供适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与氛围,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完善与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其二,“感知”和“体验“的关系如果说其它学科教学主要通过感知来完成,那么.心理健康教育更需要通过“体验“来实现。积极体验与积极认知相互影响.是形成积极人格的基本途径。其三,“主动“和“被动“的关系无论是心理问题的解决还是积极品质的形成都离不开学生主动的体验、参与、合作、活动.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与良好美德的形成不可能在被动的训练、教育中实现。其四,“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学习其它学科知识,个体在孤立或独处的情境中就可以有所获。然而,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多数情况下需要通过集体的活动,在活动中对比、讨论、感悟、体验、反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五、工具优化:从“测量消极“转向“评估积极“

评估和测量是心理学的重要功能之一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心理学总是按照《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的标准来进行评估和测量,《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只提供了有关问题的评估和测量标准而没有提供任何有关积极的评估和测量标准.这给心理学的评估和测量本身带有了某种消极的特性传统主流心理学的评估与测量总是告诉我们已在消极的道路上走了多远.我们已经具有哪些消极品质 任何一个人.即使他有再多的问题.但一定有积极的东西.如果心理学在对他进行评估与测量时没有看到他的积极方面.那么.这种评估与测量的结果就肯定是不正确的,至少是不精确的。国内对心理健康的测量、评估使用最多的量表是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其他还有Zung焦虑量表(SAS)、生活事件调查量表等。严格说.这些都不是专门的心理“健康“评估量表.反映的是心理负面、病态的倾向.用这些量表来刻画心理健康状况显然是不合适的.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发展与应用正面指标,提供评估、诊断的有效工具,从积极角度刻画与评价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和测量变得更准确,也变得更有现实意义。从评价目标上。与以往强调病理学的评估与干预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开始关注个体积极独特的个性.注重评估个体和群体积极的心理品质,如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对未来的乐观希望、有价值的情绪体验、内在成长的积极动机、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的自我概念等.评估的目标是引导人们关注和挖掘个体最积极的品质和潜能.努力创造有利的环境使个体最大化的发挥积极的品质闭作为正面评价指标之一的幸福感的测量技术已经形成以结构化问卷测量为主体并结合其他评估技术的多样化测量体系,为全面、准确、深入揭示幸福的本质,评估生活质量、生活满意提供着坚实的技术基础。



相关专题: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
专题信息:
  心理资本的积极心理学理论(2012/7/9 10:39:24)[2556]
  积极心理学:帮助你更好地应对负面情绪(2012/6/26 22:35:13)[2689]
  积极心理学:构建正确的身心健康模式(2012/6/20 22:22:44)[2773]
  积极心理学:学会从正确的角度提出问题(2012/6/17 18:53:02)[2906]
  积极心理学:通往更快乐、更幸福的门径(2012/6/15 0:00:34)[2744]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麻彦坤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