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第四节 中医心理养生 |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5 21:58:19  |
|
气功在古代叫导引、吐纳。 导引吐纳是我国古老的养生祛病方法,情志精神方面的导引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近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中,有一卷工笔彩绘的导引图,描绘了四十多种导引姿势,有的还附有文字说明。其中“患恨”“引烦”等几幅自注的情志引导图,尤其别开生面,栩栩如生,它们就是通过一些吐纳动作,用以消除不良情绪,维护身心健康的。
气功分动功和静功两大类,放松功与澄心静默法属静养功类,目前较多用于情绪紧张、心慌意乱、失眠多梦、头昏胀痛等神经症,高血压、溃疡病、结肠过敏、偏头痛等心身疾病,以及心因性肥胖、妊娠综合征、糖尿病等疾病。
所谓动功则包括: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除用于治病保健外,更多是用于强壮身体的。动功也强调练者保持“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的形神专一的“用意”功夫,而有别于体育锻炼。通过长期的气功锻炼,可以产生对人体心理活动的良好效应。近年我国心理学者对禅密功的心理效应进行研究,发现练功后能使人的情绪稳定性、心情、自制力、脾气、动作敏捷性、注意力、观察力、意志坚强性、思维灵活性和记忆等心理活动明显改善。国外用人格测定方法研究与气功类似的沉思术,亦发现沉思锻炼对人的心理过程和性格有良的作用。
附:历代心理医案选介
附案一 恐胜喜
佯作不治实已治:闻庄先生者,治以喜乐之极而病者。庄切其脉,为之失声,佯曰:吾取药去。数日更不来,病者悲泣,辞其亲友曰:吾不久矣。庄知其将愈,慰之。诘其故,庄引《素问》曰:惧(应为恐)胜喜。《儒门事亲·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
附案二 怒胜思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
|
上一篇文章: 第十六章第三节 中医心理治疗
下一篇文章: 第十七章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本土化 第一节 心理咨询与治疗本土化的意义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