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第四节 中医心理养生 |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5 21:58:19  |
|
从狭义来说,欲,专指性欲,节欲便是指节制性欲。放纵性欲,危害甚大,《内经》首篇《素问·上古天真论》就指出,人们之所以半百而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事林广记·避忌之要》也强调说,今人之所以不能活到天赋之年,就是由于“罔知避慎,肆情恣欲,酣酒淫色”的缘故。为何纵欲可畏?因其形神交用,精气俱伤,正如《三元参赞延寿书》所说:“欲想一起欲火炽然,翕撮三焦精气流溢,并从命门输泻而去,可畏哉!”
三、顺时调神
人与天地相应,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必须适应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才能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长。人的养生,也必须“分别四时”,顺应自然。不仅要适应气候变化,注意生活起居,而且要特别注意顺时调神。所以《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只有顺应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才能祛病延年。
四、气功养生
气功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兼有养生与治疗两种作用。晋代葛洪说:“善行气者,内以养身,外以却恶。”(《抱朴子内篇·至理》)其中的“行气”即类属气功。此外,气功又有“吐纳”、“导引”、“坐禅”等说法。在古代有关文献中,气功常被称为“养生之道”或“性命之学”。什么是性命?古人认为,神是性而气是命,整个生命运动就是由神与气构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的。人若用神得法,避免过度的心理活动,气在体内的运行生化就不会受到干扰,各种生理活动就能保持正常。“神是性兮气是命,神不外驰气自定”(《类经·摄生类》),乃是对这种神与气两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因此,从本质上讲,气功是典型的中医心理学养生法。
气功的中医心理学原理:人身之中,气与神的关系最为密切。人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全赖气的充养。神主于心,寄于脏腑,若脏腑失养,则神无所依。而在人身中的运行生化,又要靠神的统御,若神气相离,则气机必乱。《胎息经》说:“气入身来为之生,神去离形为之死,知神气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神气,神行即气行,神住即气住,若欲长生,神气相注。”因此,养生之要在于养气,养气之要在于理神。而理神的内容,主要包括凝神和宁神两个方面。
(一)凝神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
|
上一篇文章: 第十六章第三节 中医心理治疗
下一篇文章: 第十七章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本土化 第一节 心理咨询与治疗本土化的意义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