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病症主要表现为疑病症状,患者感觉身体某部位敏感度增加,过分关注,部位不恒定,描述不清;有的患者描述形象逼真,生动具体,但实际病变并不存在。患者要求做各种检查,要医生同情他,认为检查有误,为此担心忧虑,惶惶不安,苦恼。2/3的疑病症患者出现疼痛症状,常见部位是头、下腰部等,疼痛描述不清,甚至主诉全身痛,虽查无实据,仍四处求医。有的患者表现出多种躯体症状,如口内特殊气味,恶心,吞咽因难,反酸,胀气,腹痛,心悸,胸痛,呼吸困难,担心血压上升,还有少数患者怀疑自己五官不正,鼻子、乳房形状异样,或体臭和出汗。 我国提出的疑病症诊断标准是: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疑病症状为主要临床相,表现后述至少一项:对身体健康或疾病过分担心,其严重程度与实际健康情况很不相称;对通常出现的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作出疑病性解释;牢固的疑病观念,缺乏充分根据,但不是妄想。 3.反复就医或反复要求医学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和医生的合理解释不能打消其疑虑。 4.排除强迫症、抑郁症等其他疾病。对疑病症主要实施心理治疗,不挑动患者的症状,不要强迫患者承认疑病不可信,重在改变不良认知,认识本病的非躯体性性质;催眠和暗示治疗可获得戏剧性效果,但若失败,会增加以后的治疗困难。环境转移、生活方式改变、注意力转移等方法均有一定作用。安定等药物治疗可消除焦虑、抑郁、失眠症状。 以下是疑病症实例: 某男,26岁,突发左侧头颈痛、左半身不适、伴心慌、失眠、烦躁7个月来就诊。患者因其兄精神病复发外出不归,感到精神压力大,一日晚,突然感到“一股气从胸部往上冲,直达左侧头顶部",当时头痛,左颈活动受限,左手足发麻,认为是“脑冲血”或“心脏病”,后去医院就诊,未见异常,回家不放心,查阅医书一无所获;后来自感头颈痛和胸痛加重,多次反复去各家医院就诊,做了透视、脑电图、心电图、超声波、纤维胃镜等十几种检查均无异常发现。患者性格较内向,敏感,多疑,好幻想。检查中患者有明显的疑病观念,希望医生不要隐瞒病情,因病得不到确诊而忧心忡忡。患者求治心切,希望早日确诊。根据这些表现,可诊断为疑病症。
<< 上一页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