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谎有术 六、三人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虎,借鸡下蛋(1)
《战国策?秦策二》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这则故事中,本来曾子的母亲是十分自信自己的儿子不会杀人的,但三个人都来说同样的话,她就失去自信,跟着相信了。
所以,《战国策?魏策二》里又说:“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虎。”《淮南子?说山训》中也说:“三人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市虎。”这也就是说,无论什么事,说的人一多,假的就会被别人当做真的。
倾向于随声附和的从众心理,是我们人性的诸多弱点之一。一些流行的事物、一种时尚,就是使用类似的方式制造出来的。
懂得这个奥妙的人便努力制造一个绝大多数人都持有相同意见的环境,对于处在这一环境中的人,即使知道自己的意见正确,也可能会因怀疑自己而放弃,转而去赞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多数人的错误意见。
某厂家新推出一种滋补品,本来并没有人相信,结果他大做广告,又利用得冠军的运动员在电视上现身说法,渐渐使得很多人相信了。这一来,本来并不相信的那些人也相信了。每年到了中高考前夕,不少家长还纷纷去购买,说是给孩子加强营养,补脑。其实,后来据科学家揭露,这种滋补品一点作用也不起,不过是些蜜汁而已。但由于相信的人多了,大家也就都信了。
当然,那些真正的智者是不会从众的。
小泽征尔以世界第一流指挥家的风度,全神贯注地挥动着他的指挥棒,演奏着具有国际水准的乐章。可是,在演奏中,小泽征尔发觉乐曲中出现了很不自然的地方。开始他还以为是演奏家出了毛病,就重新演奏一次,但仍然觉得很不对劲。
这时,在场的作曲家都声明,这个乐谱出自他们的手,绝对没有错。这些人都是世界知名的作曲家,因而在场的其他人士也都断定:乐谱不可能有问题,显然是小泽征尔的错觉。不难想象,小泽征尔的处境多么艰难。他本来对自己的判断深信不疑,但现在也不免为之动摇。考虑再三,小泽征尔坚信自己作为音乐家的判断力,终于大声吼道:“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他的话音刚落,评委们立即向他鼓掌,祝贺他的胜利。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出来的圈套,要求指挥家发现错误。当在场的权威人士与一般人员均否定乐谱有错误时,那些仍能坚信自己的判断的人才是一流的指挥家。
事实上,其他参赛的指挥家也发现演奏中有问题,但都为环境所左右,最终放弃了自己的判断,而附和了大家的意见。只有小泽征尔与众不同,他坚定地相信自己,结果他战胜了“考验”。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地方政府还是联合国会议,为了确保公正、正确,通常情况下都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办法通过决议,但正是这种方式给一些错误意见开辟了畅通无阻的渠道,使得一些坚持正确意见的人到最后也跟着一起犯错误。
著名的亚修实验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这一点:
两张卡片,一张画一条线,另一张画三条线。
将九名被试分为一组,让大家回答:第一张卡片上的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三条线中的哪一条长度相同?实验中,九个人中有八个人事先受到指示,必须说出错误的答案,然后看剩下的那个人能否说出正确的答案。
揭开谎言的秘密 第四章 造谎有术 六、三人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虎,借鸡下蛋(2)
事实上,两张卡片上的四条线的长短是一目了然的,一点也不复杂,但是在一对八的环境中,被试总是受到另外八个人错误回答的影响,附和了他们的意见,跟着说出错误的答案。
我们并不是要否定少数服从多数的体制,任何体制都难免有缺陷。不过,坚持自己独立的见解,不为其他人的意见所左右,不屈服于集团的任何压力,不但是对付上述谎言的有效武器,也是一个智者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只有这样,三人才不能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虎。 <<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