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心理是指自我评价过低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在心理学上,自卑属于性格上的缺陷,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作出过低的评价,同时常伴有一些特殊情绪体验,如害羞怕人、局促不安、少言寡语、内疚、胆怯、忧伤、失望等等自卑感严重的人,感到自己适应性差、无能、软弱,总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不行,处处不如别人,结果难免失败,渐渐形成自卑性格。自卑心理并不是不改变的。那么怎样教育学生战胜自卑心理呢?本文从教育和调节措施方面探究下克服与消除自卑心理的途径。
一是改变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方式。引导他们学会自我评价
1.教育学生正确待自己能力上的差异,全面认识和评价自己“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都有自己个别独特之处.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帮确定正确奋斗方向的前提。在与他人比较中,应突破一条思路、一种方法思维定式,要使思维方式尽可能地全面些、辩证些、灵活些,从而解除错观念的束缚,重新认识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出全新的评价。
2.教育学生正确地补偿自己,理智地对待自己缺点所谓“补偿”就是发挥自己才能特长,补自己生理上或智力上的缺陷,同时消除烦恼或痛苦等情绪。盲人明,耳朵就特灵,这是生理上的补偿功能。人的心理也一样具有补偿功能。具做法就是“以勤补拙”和“扬长补短”。所谓理智地对待自己的缺点,一方面现在不因为自己犯了错误或走偏了路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另一方面表现在正对待遗传素质的生理缺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