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学论文 - 教育类
    发表日期:2009年12月6日 编辑:shphao 有3102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革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内容确定的情况下,教学方法至关重要。教法制约甚至决定学法。但就目前而言,虽然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本身也涉及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但长期以来,教师基本上沿用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讲授法的教学方法,将教师绝对主导化,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无法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教学往往停留于认知层面,导致学生迁移能力差,情感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被忽视。最终, 给学生留下“说一套, 做一套”的尴尬印象。东北师大的有关调查告诉我们:“学生对目前心理学采用的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很低, 满意的占35 %, 不满意的占65 % ,x2 = 49. 95 , P < 0. 005 ;对该课程采用的教学手段或教具的满意程度也很低, 满意的占26 %,x2= 127. 87 , P < 0. 005[4] 这一调查结果对教育心理学也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其充分说明了教育心理学教学方法也亟须改革。因此,在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在教学方法上作出了大胆和有益的尝试, 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 体验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心理体验,把教育心理学知识与学生的学

习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并鼓励学生重视自己的体验,在体验中领会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概念。如学习“学习动机”这一节内容时,从学习动机的定义、作用、种类、激发到培养等问题,都可以先请学生体会一下自己来校的学习动机,列举自己的学习动机,然后由此推延到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一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内容与平时的学习生活是紧密相联系的;同时,体验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学会用教育心理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人和事,学会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将来才有可能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 试教法。试教法是指运用角色置换原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扮演教师,变“学”为“教”,从“教”中“学”“, 教”与“学”结合。如学习“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的内容时,就可以安排学生采用试教法进行学习。运用试教法较好的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活动的消极被动性, 从而充分实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例如,试教过程中的备课就是积极主动地学习过程,学生为了上好课,写好教案,会认真刻苦的钻研和理解教材内容,自觉查阅参考资料, 遇到疑难会主动请教同学和老师。表面看,教师的主导作用被忽视和削弱了,实际上,整个试教的所有过程都是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和指导下进行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依然存在且作用更大,试教法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统一。当然,选择学生试教的教学内容时,原则上要考虑到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和教学,因此,宜选择那些知识性、趣味性、应用性强的内容, 不宜选择理论性强、难度较大的知识。

() 案例教学法。所谓的案例教学法就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创设一个具体的教育情境,引导学生对这一特殊情境进行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从而理解和消化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案例教学法在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实践之间建立一座桥梁。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替代性经验,通过对真实课堂情境下的教学问题的思考与解决,引发学生自主的教学反思,能够不断地培养师范生对教育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深化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理论的认识,从而能够有效地促进师范生的专业发展。在师范生缺乏实际的教育教学经验的情况下, 这种教学方法显得非常重要。

() 研究性教学法。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是主体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因此,学生必须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先前的经验来建构新知识的意义。同样,对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也应该注意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和运用知识,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如在学习“创造性及其培养”时,就可以分小组,通过调查和小组讨论来分析创造性的重要性,中小学生创造性发展的现状,我国教育与中小学生创造性的关系以及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等问题。研究性教学法可以改变学生单纯的接受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探索。毕竟,在信息社会里,学会学习比掌握现成的结论更重要。这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

() 多媒体的合理使用。实施多媒体教学, 可以通过图像和动画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学

习材料,将看不见、摸不着、抽象复杂的心理现象变为直观、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由静为动的画面,有利于发展学生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增强教育心理学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能增大教学容量,提高学习和课堂教学效率。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多媒体的使用显得十分必要。

当然,教学方法本身并无高下和优劣之分,也从来没有一种方法能包医百病,适用于各种教学情境并能完成各种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就非常有必要把各种教学方法合理的组合起来,形成一定的教学方法结构和体系,使各种教学方法相互补充、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方法的综合效益。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教育心理学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大学生学习的四个阶段(2010/9/24 21:45:24)[15234]
  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分析(2010/7/29 7:44:02)[13946]
  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2010/7/19 13:23:15)[3864]
  儿童的好奇心受家长教师态度的影响(2010/6/23 23:16:41)[3165]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形成(2010/5/31 10:50:27)[3399]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