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与学科简史P250
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即是人的异常心理行为。也是精神病学的对象。
具体说,它要研究如何定义变态心理,它是如何发生的,它自身有那些种类,不同种类的异常心理与行为有那些性质和特点,它有那些具体表现形式,它给人造成怎样的痛苦,它对人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有怎样的破坏,等等。
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P250-256
一、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
公元前400年,古希腊的医生希波克里特(Hippocrates)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了包含了现代心理学所谓“心理是脑的功能”这一判断的雏型。
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二)行为主义的解释
(三)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
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
第一单元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P257
心理的正面,即正常的心理活动,具有其正面的功能:
1、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2、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3、它能使万物之灵的人类正常地、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以便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 • 心理的反面,即异常心理活动,是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由于丧失了正常心理活动的上述三大功能,所以无法保证人的正常生活,而且以其异常的心理特点,随时破坏人的身、心健康。
第二单元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P257-260
一、常识性的区分
(一)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二)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三)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 (四)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二、非标准化的区分
(一)统计学角度
(二)文化人类学角度
(三)社会学角度
(四)精神医学角度
(五)、就认知心理学角度
三、标准化的区分
(一)医学标准 (二)统计学标准 (三)内省经验标准 (四)社会适应标准
四、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二)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三)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第一单元 认知障碍P261-270
一、感知障碍
(一)感觉障碍 1、感觉过敏 2、感觉减退 3、内感性不适
(二)知觉障碍 1、错觉 2、幻觉
(三)感知综合障碍:有一种感知综合障碍叫做“非真实感” 。非真实感可见于抑郁症、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还有一种感知综合障碍,患者认为自己面孔或体形改变了形状,自己的模样发生了变化,因而在一日之内多次窥镜,故称为“窥镜症”,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二、思维障碍
思维障碍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分为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两部分。
(一)、思维形式障碍:思维形式障碍包括联想障碍和思维逻辑障碍。
1.思维奔逸 2.思维迟缓 3.思维贫乏 4.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
5.破裂性思维 6.思维不连贯 7.思维中断 8.思维插人
9.思维云集 10.病理性赘述 11.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12.语词新作
13.逻辑倒错性思维
(二)、思维内容障碍
1、妄想: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
它的特点是:
1)、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不不符合实际结论;
2)、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移,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
按照妄想的起源以及妄想与其他精神症状的关系分类,可以将妄想分为原发性妄想和继发性妄想两大类。
2、强迫观念:又称强迫性思维,是指某一种观念或概念,反复地出现在患者的脑海中。
3、超价观念:超价观念是一种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
三、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
1、注意障碍:多见于神经衰弱症状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意识障碍时。注意狭窄:患者的注意范围显著缩小,主动注意减弱,当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时,不能再注意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见于有意识障碍时,也可见于激情状态、专注状态和智能障碍患者。
2、记忆障碍:(1)记忆增强 (2)记忆减退 (3)遗忘 (4) 错构 (5)虚构
3、智能障碍 : (1)精神发育迟滞 (2)痴呆
四、自知力障碍 :自知力是精神科用来判断患者是否有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以及疗效的重要指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