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测量 - 测量方法
    发表日期:2010年3月22日 编辑:shphao 有14470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大学“心理普查”是心理测量之幸还是学生之忧

最近几年来大学普遍兴趣“心理普查”之风,大学的心理普查是心理测量的有效运用呢,还是给大学生带来了无限之忧呢?  撰稿/陈统奎(记者) 陈 燕

   大学生心理测试不应仅是“诊断性测试”,也不应停留在“诊断病号”的阶段。 

  “那天的情形真是记忆犹新,我们发邀请函通知同学参加团体咨询,来的人的脸色都像下雨前的天气一样阴沉沉的,感觉如同末日降临。”

  柳菁,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督导”,当她带着一名助理走进团体咨询室时,尴尬气氛扑面而来,10多个学生围坐在一起,无一例外地低头看着地板。尽管柳菁把邀请函写得诙谐轻松,使用了“名额有限,欲报从速”等煽情的广告语,但似乎还是徒劳无功。

  这是3年前她组织的一个团体咨询,参加者都是大一新生,被心理咨询中心测试出来的“病号”。

  每年10月,华东师范大学都会对新入学的一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入学心理测试,每年都会有二三十个学生因测试结果有问题而被“请”到心理咨询中心“确诊”。

  2003年华师大新生心理测试负责人正是柳菁,在对那20多名学生进行“确诊”后,她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决定为他们做一点什么,于是组织团体心理咨询,以“兴趣小组”的名义“邀请”这些学生参加。

  柳菁没料到,第一次活动学生们会显得那样紧张和敏感;令她高兴的是,一个月后“兴趣小组”活动结束,学生们的笑容已经像窗外的阳光一样灿烂。

  筛选“问题学生”?

  那以后,柳菁没有再举办类似的团体咨询。3年后的今天,她是第一次向外人讲述那次团体咨询的事情。

  团体咨询不办了,但是华师大的新生入学心理测试还是年复一年。大学新生心理测试是教育部规定的一项任务,高校必须执行。

  镜头对准的是复旦大学的一间教室,画面很安静,几十个学生低着头在做“试卷”,时间是一小时。

  “那些题目都是生活中一些随处可见的生活场景,无须思考,代表了自己内心的想法,而且那些题目多是客观选择题,几个选项之间具有程度上的差别,我们不需要做任何准备,在做那样测试的时候,心情还是愉快和轻松的。”一位复旦学生介绍说,考题主要涉及到人的行为习惯、交往能力等。

  复旦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复旦使用的是SCL-90焦虑倾向自陈量表和自主编制的试题。在使用量表上,各个高校稍有差别,譬如华师大除了使用SCL-90,还加了16PF人格测评量表和PHI心理健康测评量表。

  记者惊讶地发现,这些量表都有某种“偏见”,特别是SCL-90,它一般在临床心理测试中使用,前提是测试者已经是一个“病号”,然后用它来测量病情的程度。用它来测健康人结果是不准的。“在目前没有更好的测评工具(量表)的前提下,粗糙的工具总比没有工具好啊。”复旦心理咨询中心一位老师对记者说。

  每年一所高校参加测试的三四千名学生当中,总有一些“有问题”。心理测试的结果是严格保密的。华师大甚至拒绝透露SCL-90的测试结果,只告诉学生16PF量表的结果,因为这个表格只是反映学生的个性特点,无关紧要。不过,华师大很精明地把三个量表打包在一起测试,“防止学生不必要的联想和猜测。”

  复旦大学则把结果输入数据库,学生凭自己学号和密码可以登陆查询。有趣的是,复旦的学生一般都不会去查询这个结果,“没有心理毛病去看结果干嘛?”一位复旦女生反问记者。有些学生去查了结果,“紧张得要死,生怕自己有什么毛病”,复旦一位大二女生回忆说。

  测试结果一出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一边给学校领导写报告书,一边打电话联系辅导员把测试结果显示的“问题学生”请来心理咨询中心“咨询”,专业用语就叫“心理干预”。

  对于学校来说,心理测试本身并不是目的,把这些学生找出来进行早期心理干预,预防学生自杀事件才是其目的。3年前,柳菁举办团体咨询班,用意即在这里。

  每年心理测试前,柳菁都会发动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人员制作各种传单、书签发给每一个学生,在这些传单和书签上写上一些温馨提示,诸如“生活难免不如意,冬去春来是温馨”、“梦是铜像潜意识的皇家大道”、“人们需要把自己看成是奇迹的产物,并值得爱与被爱”,并在校园里张贴海报和标语,努力制造一种轻松、温馨的测试氛围。

  学生总是很容易被安抚的,柳菁并没有听说过学生对心理测试说不,而是“欣然接受”。柳菁说,心理测试“至少可以从一些方面帮助自己更好地了解自己”。

  而在不少学生看来,入学心理测试只是一次查找毛病的“心理普查”,他们很少有人知道心理测试还是一个科学工具,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从而制定大学生涯规划。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2088]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1848]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586]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093]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2841]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