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学论文 - 应用类
    发表日期:2009年8月26日 编辑:shphao 有4844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谢伟)从尼斯比特等人的研究看文化心理学的发展

()谋求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统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原本是统一的,但长期以来,由于科学观的不同导致了原本统一的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人为分裂。主流科学心理学以实证外观的方式对独立于研究者之外的心理现象进行研究,认知心理学就是这样。而传统文化心理学则以内省内观的方式对依赖于研究者的内部心理生活进行研究,二者均看到了人的心理的一个侧面,而忽视了另一侧面。因此,心理学家不仅要研究具有自然属性的心理现象,还必须透过心理现象以揭示其所体现的深层心理意义;不仅要研究心理生活,还要研究其提升状态具有自然属性的心理现象,这样才能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真正复归到其应然的统一状态。

()谋求研究方法的互惠。研究方法的互补

互惠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应该的。我们看到人文科学越来越多地运用统计法、概率法以及在自然科学领域里发展起来的抽象模式,而很多专门用于人文科学的技术和方法也已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得到应用,并在自然科学技术一直不能彻底解决的问题上提供了意外的解决方法,比如信息论从热力学得到了它的形式启示之后,反过来又影响到热力学的解释,再如被纽曼和莫尔根斯坦按经济计量学的需要而调整的“博弈”或决策论,不仅对研究人类的行为作用很大,而且在自然科学中也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这些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研究方法互惠互补的成功例证说明,任何科学的研究,其方法都应是多样化的,单一的研究方法必然会限制科学的发展。尼斯比特等人在文化心理学上所取得的成果就说明了这点。

()谋求心理学科之间的互谅互动。斯诺在题为“两种文化”的著名演讲中对自然科学家和人文科学家对立的原因作了深刻的分析,他认为由于自然科学家对人文科学的轻视而造成的人文知识欠缺以及人文科学家对自然科学的淡漠而造成的科学知识的无知必然导致其相互攻击和分裂,而这种分裂必然使其无法在同一水平上对同一问题进行共同的探讨,并因此而加剧其分裂。长期以来,科学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各自怀抱其自以为是的科学观,而固守其特有的研究领域,进行着“井水不犯河水”的研究,虽然研究结果丰硕却无济于心理学的统一。若以其原有的研究价值取向为标准,科学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均无法实现其探求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共同目的。因此,科学心理学家关注文化心理学就是在拯救其自身,而出于同样的目的,文化心理学家也必须涉足科学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因为科学的终极关怀是人文的,而真正的人文精神也定是科学的。



相关专题: 文化心理学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对我国心理学本土化的启示(2009/10/13 7:47:51)[1837]
  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兴起的时代背景(2009/10/11 12:26:14)[3354]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