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学论文 - 应用类
    发表日期:2009年10月11日 作者:吴芳 编辑:shphao 有3241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兴起的时代背景

1.传统心理学难以摆脱的困境心理学从诞生之日起,便开始了西方席卷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进程。我们将西方心理学称之为“主流心理学”,而将非西方的其他理论称之为“非主流心理学”。从心理学的诞生到勃兴,从冯特到弗洛伊德,从华生到马斯洛和罗杰斯,心理学家的目光一直放在西方人身上,对西方的心理、文化情有独钟。但心理学所研究的人,无论个体的还是集体的,都隶属于某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文化传人津津乐道地企图揭示“全人类共同的心理机制” 的同时,却掩盖了这种民族或文的差异性。

主流心理学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二:一是主流心理学的理论来源和根基都是西方的,企图通过基于西方文化的心理范式来诠释“人类共有的心理机制”。不可否认,人类确实存在着相同的心理现象和行为,但这种只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心理同一性对于建构科学、民族的心理学体系帮助甚微。世界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化的多样性,而心理学的核心是文化,进而决定了人类心理的多样性。美国文化人类学之父波亚(Boas)认为决定人类行为习惯的不是遗传因素,而是文化因素,并进而明确提出了文化决定论,强调文化对人格的决定作用 。依据主流心理学祟尚的理论和技术来分析复杂多样的民族心理,显而易见是行不通的。二是心理学在文化冲突中为所谓“主流文化” 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西方文化以“主流文化” 自居,在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中保持强势地位,表现出强烈的统治性、排他性和扩张性。在西方文明强力扩张的背景下,西方心理学滋生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优越感,进而产生了理论上的霸权主义。例如,在文化冲突中制造出各民族的心理创伤,严重伤害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使各民族的文化心理面临被日益“边缘化”的危险等。

2.非主流心理学的理论探新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非主流心理学理论思维的回归揭示了本土化的开端。对于非主流学派来说,一味的退让比暂时的落后更可怕,要想发展,唯一的出路是加强自我理论的建设。因此,改变落后,加快理论创新,有力反击西方心理学的扩张便显得特别重要。主流心理学与非主流心理学直面争锋的态势也加速了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进程。回顾西方心理学发展的过程,三大心理学思潮的出现都与鲜明的时代特征联系在一起。在资本主义步入帝国主义的时代,资本扩张与战争催生了精神分析学派;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剩余价值的最大化对新的剥削方式的渴望,使行为主义应运而生;506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反社会、反传统现象令人重新思考人的本质,由此产生了人本主义。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和体制的差异,以及催生各种心理学理论的时代背景与历史事件各不一样,人们的心理出现民族化的特点也理所当然。尤其各民族文化的觉醒更促进了非主流心理学的理论探新,与主流心理学的差距正日益缩小,这使得进行跨文化、跨社会形态的心理学研究成为可能。况且我们所说的文化,狭义上是一种符号,一种传承民族精神的载体。它动态地诠释着人类生活的全部轨迹,因此具有动态性、开放性、普遍性的特点,这也使进行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成为可能。

3.非主流心理学对主流心理学移植和嫁接的失败为了保持文化的本土性不被西方文化的汹涌浪潮湮没,__各民族、各国家的心理学(非主流的)纷纷进行了本土化的建构。遗憾的是,许多建构只是移植和嫁接主流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结果依然是西方心理学的小跟班,旧的格局仍未得到改变。近年来所说的“西方化的危机”正是非主流心理学面临的危机。如果不在理论研究上取得突破性的创新,那么最后一块阵地也将丧失殆尽,沦为主流心理学的附庸。心理学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这块土壤,文化是影响心理学发生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而社会和文化的多元化决定了心理学理论渊源的多元化,照搬西方的理论和方法来建构自己的体系是行不通的。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文化心理学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对我国心理学本土化的启示(2009/10/13 7:47:51)[1726]
  (谢伟)从尼斯比特等人的研究看文化心理学的发展(2009/8/26 7:56:00)[4588]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吴芳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