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有助于提高辅导员的心理自助能力
辅导员工作不仅受外界环境的作用,而且还受自身心理状态、心理发展水平的调节支配。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心理问题和心理压力。解铃需要系铃人,辅导员心理问题的预防需要自我保健,心理素质的提高需要自我持之以恒的训练。心理素质管理的目的应是让辅导员自身学会自助。一方面,要有自助的意识,同时需要在外界的帮助下,学会自助,具备自助的能力。具体要求辅导员对内心冲突学会自我化解;对心理压力,能够自我缓解;对自我的不足、缺陷,勇于进行自我矫治;对自己解决不了的心理问题,敢于主动求助。
2.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管理的基本原则
2.1 协调发展原则
协调发展,首先是心理素质内涵的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协调共进,协调发展。人的心理活动及其积淀而成的心理素质,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复杂系统,各种心理素质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和作用,在心理素质管理中只注重一个或几个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是不正确的,应促进心理素质各个方面协调发展,以达到心理素质的优化和提高。其次,辅导员的心理素质的提升与辅导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的提升是紧密联系的,心理素质的提高需要辅导员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辅导员要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扬长避短,发挥潜能,开发创造力,增强社会适应性,就必须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提升整体素质。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发展智能,发展个性,发展社会性,发展创造性等。
2.2 心理补偿原则
生理素质缺陷可以补偿,心理素质缺陷同样可以通过补偿来调节。辅导员心理素质缺陷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因而补偿的内容也表现在多个方面,如情感补偿、体验补偿、人际交往补偿、意志力补偿、心理承受力补偿、心理活动导向补偿等。关注辅导员的心理状态,不仅要注重其外在行为的控制,更要关注其内在需要的满足。针对辅导员某些心理需要的缺失进行积极补偿是恢复其心理健康状态,矫正其心理问题行为的有效措施。辅导员工作千头万绪,事无巨细,付出与回报并不成正比,加之晋级、待遇方面的不公,辅导员也有心理失衡的时候。当心理失去平衡之后,不仅会给人以不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而且也会使失衡者产生一种心理需要,那就是要迅速进行心理调节,使之平衡,摆脱失衡心态的阴影笼罩。心理补偿一方面能够提高心理能力,另一方面能够维护心理健康,因此心理补偿是获得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2.3 心理疏导原则
心理疏导就是疏通心理淤塞,使心理活动畅通无阻。加强心理疏导和行为指导,是培养辅导员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的保证。近几年,随着高教改革的深化,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不断增多,高校的辅导员群体也面临着一些这样那样的现实问题。加强心理疏导可以塑造辅导员良好的心理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认清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自觉把献身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根本目标。辅导员在现实生活中难免有解不开的结,如果不能及时加以疏导,势必导致心情不愉快,性格不开朗,工作无效率。因此,高校管理层应注重对辅导员的心理疏导,促进辅导员良好心理素质的生成。
2.4 体验内化原则
“体验是一个由知、情、意、行综合构成的内化系统,它是心理素质形成的内在机制”。影响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因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辅导员要形成正确的认知体系、适度的情感反应、良好的意志品质、健康的人格特征,离不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必要的心理学知识,离不开良好环境的熏陶,也离不开在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中的切身体验。心理的发展是一个学习过程,真正有效的学习是一种心智活动,体验是一切心智活动的基础与前提。体验是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认识、评价某一事物、人物、事件、思想。只有体验为前提,才能有效地进行认识活动,并进而发展情感、锤炼意志、塑造健康人格。对于辅导员来说,提升心理素质仅靠体验不行,还必须将体验获取的信息内化为一种稳定的,与个体的行为相联系的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只有经过反复的体验内化,才能使外部的转化为内部的,客体的转化为主体的,才会明晰认识,坚定信念,规范行为,形成品质。体验内化是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
2.5 自我调适原则
所谓调适,顾名思义就是调整、适应。心理素质表现为一个人积极、持续的心理状态,它是一个动态的形成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心理调适。对于辅导员来说,既要调适自己的行为,又要调适自己的心态。首先,要有“内省”的自律心理。所谓“内省”,就是对自己内心的省视、省察,是一种自觉的自我反省。通过“内省”深刻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的种种表现,进而作出自我评价、进行自我心态的调适,促使自己行为适应、达到自我完善。其次,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心态的调适,尤其是健康心理的培养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实践过程。辅导员在心理素质养成过程中,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知难而上的心态,对自己、对学生要始终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培养良好心理素质,要从每一件事的心态调整做起,久而久之,必定习惯成自然,上升为心理素质的内容,诸于坚韧、耐心、自信、乐观、顽强、和谐、创造等心理品质无一不是长期锻炼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