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学论文 - 社会类
    发表日期:2008年11月21日 出处:互联网 作者:潘聪绒 郑莉君 编辑:hfhao 有8113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社会文化取向的人格思想及其对人格教育的启示

2.2 良好家庭环境的创造

2.2.1 家长自身素质的提高, 尤其是面对社会文化压力下的自我调适

如霍妮所说, 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不和谐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父母怪异的行为, 多变的情绪、畸形的爱以及对子女的不理解。素质包括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就文化素质而言, 若父母的文化素质高, 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强烈的求知欲去影响和教育子女, 帮助他们适应社会并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很多研究成果都表明父母的文化素质和子女的人格健康有高相关。就心理素质而言, 可以说父母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行为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因为孩子生活在一种与父母心理交融的状态之中, 父母的行为和心理状态潜移默化影响了孩子。根据社会文化取向的人格观点,社会文化与自我人格往往存在冲突。许多家长没有注意到社会文化与自我人格的矛盾和冲突, 他们也不会主动去想办法消除冲突。越是能够正视自己的内心冲突寻求自己的解决办法, 就越是能够获得更多的内心自主和更大的自主力量。因此作为父母首先就应审视自身调整自身。

2.2.2 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气氛

社会文化取向人格学派的众多研究表明, 育儿方式的不同是造成人格差异的主要原因, 家庭氛围及对儿童的教养方式对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要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气氛,第一是父母要给孩子更多的爱。父母不仅要养育孩子, 更要用自己的情感抚爱孩子, 让儿童在自主与关爱中成长。第二, 父母对子女要有合理的期望水平。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子女良好人格的形成。只有适合子女自身能力的期望值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 现代家庭人格教育应重视家庭环境建设, 父母应采取民主型的教养态度, 并调整对子女的期望值, 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气氛, 使个体人格健康发展。

2.3 优良学校教育环境的培育

2.3.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除了具有社会文化所共有的组织、整合、交往、社会化等功能外, 其基本功能还在于育人,即按照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培养学生,培育学生健康的人格。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独持的文化形态, 具有独特的人格教育功能优势。主要表现为人格的价值导向功能、情感陶冶功能、规范约束功能、审美需要功能等。因此,校园文化在学校人格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校应该充分重视和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2.3.2 重视班级文化的作用

人格的形成离不开特定的环境, 而学校就提供了这样一个专门的环境, 特别是班级, 它把个人的行为、思想和情感现实地聚合在这样一种人文情境中。作为亚文化的班级文化, 要使它在儿童人格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积极的和正面的作用,必须进行培育。班级群体就是这样一个小型的社会, 有等级、有差异、有亲疏、有离合, 每一个成员在群体中占据各自的位置, 扮演着特定的角色。按照沙利文的观点, 人际关系是人格障碍的原因。班级作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最多的亚文化环境, 对青少年良好人格的培养有直接作用。

2.3.3 教师人格魅力的充分体现

教师在青少年尤其是低年级的青少年中具有一种权威, 而且这种权威往往超过了父母。教师良好的人格特征, 对学生具有引导作用, 可以使学生愿意和他接近、交流, 愉快地向他学习, 并且把他作为自己崇拜的偶像收藏在心灵深处。教师应该具备甘为人梯的敬业精神、清晰明确的自我意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诚实守信的做人原则和以义当先的高尚品质等人格特征。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师可以通过改变学生认知结构对学生不良人格的转变产生直接影响, 也可以通过自身的示范作用给学生以间接影响。师生长时间相处,双方都可以得到不同的道德体验。无论是在日常生活细节, 还是在一些重大事件中,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不良人格的矫正作用都不可低估。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2103]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1860]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591]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097]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2844]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潘聪绒 郑莉君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