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注重情感培养方法的多元化, 鼓励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在教育过程中, 要以知育情, 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 增强情感的深刻性; 要以情育情,加大感情投入, 及时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 发挥情感教育的感染性, 和学生实现情感共鸣; 要以意育行, 情感和意志往往构成相互制约的心理过程, 即意志调控情感, 情感激励意志, 最终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要以行育情, 实践是认知的基础和源泉, 认知也只有在实践中才得以内化为信念, 即坚定的情感。课堂教育侧重于知识和思想的传授, 而要达到效果, 必须通过实践。因此, 可通过社会调查、组织学生参观访问、接触社会来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再如,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 就是一堂生动的以情感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当选者都是从我们身边走出来的鲜活的人物, 他们催人泪下的事迹, 在我们的头脑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种情感教育的方法比单纯的说教更加具有说服力,其影响也会更加深远。同时, 要注意提高情感教育的引导性, 鼓励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衡量教育是否有效的一个标志, 是思想政治教育最终落实的归宿, 也是我们情感教育达到一定效果的保障。自我教育就是通过反省、反思、自我思想改造等自我修养途径, 通过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途径, 增强自身把握正确方向的能力。 而情感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者的启发、情感沟通, 促使学生寻求自我教育的方法, 再通过老师教导与社会教育灌输, 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能力。
4.3 培养学生的高级情感, 帮助学生达到情感的升华
根据情感的内容及复杂程度, 情感可分为初级的情感 ( 即简单的情感) 和高级的情感 ( 即复杂的情感) 。高级情感是人们对道德、政治、精神、美的享受体验, 是在感受到对祖国、人民、责任、思想、原则、科学的和艺术的价值的态度情况下产生的, 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主要包括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
4.3.1 道德感
道德感是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包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的情感, 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同情感等都是同道德评价相联系的情感。 这是高级情感的基础。
4.3.2 理智感
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体验,是人们认识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 大学生的理智感, 在他们的全部学习活动中, 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理智感可以促进大学生的思维, 有助于他们更加深刻、清晰地理解科技知识原理和社会客观事物及其现象本质,是高级情感的支撑。
4.3.3 美感
美感是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自然界、社会生活及文学艺术品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这一情感体验使大学生对客观事物的美与丑有所认识, 它活跃着大学生的精神境界, 帮助学生更清楚的认识到了刻苦学习的重要意义和目的, 从而自觉的谴责集体中某些人出现的不良行为, 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力争去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道德高尚的人, 有益于人民的人。所以, 对美感的培养和进行美的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级情感中的最高体验。因此, 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要特别重视大学生的高级情感。在教育对象原有的倾向性基础上, 帮助引导学生将情感从个人的喜怒哀乐升华为对集体荣誉、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关心,形成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道德感为基础、以理智感为支撑、以美感为最高体验。从而帮助他们建立更高尚的情感世界, 形成更加宽广的胸怀、更加坚定的意志、更加健全更加深厚的情感。了解、尊重、满足、引导、升华这五个方面逐层深化, 紧密联系。而升华过程是最关键最艰难的一步, 只有实现了升华, 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较高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