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考试制度
    发表日期:2008年7月22日 编辑:hfhao 有31189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心理咨询师考试大纲---社会心理学部分

六、态度转变理论
1.海德的平衡理论:这个理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
2.认知失调论:斯廷格认为,态度改变是为了维持态度三因素的一致。
3.社会交换论:这种理论从个体对得失权衡与比较后产生的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的形成与转变。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
(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2-11、专栏2-12)


第六节 沟通与 人际关系

第一单元 沟通的结构与功能
一、沟通的结构与功能 P146-150
1. 沟通的概念:沟通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
2. 沟通的结构 :沟通过程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与背景等七
个要素构成。
3. 沟通的功能: (1)沟通是获取信息的手段。
(2)沟通是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工具。
(3)沟通是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
(4)沟通是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5)沟通能协调群体内行动,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人际沟通的分类与沟通网络
1. 人际沟通的分类 :(1)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2)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
(3)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4)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5)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
2.沟通网络 :人际沟通往往有群体背景。群体成员间的沟通模式组合起 来形成沟通网络。
(1)正式沟通网络 (2)非正式沟通网络
(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2-13)
第二单元 体语沟通
一、目光与面部表情 P150-153
1. 目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最有效的显露个体内心世界的途径。人对目光很难做
到随意控制,人的态度、情绪和情感变化都可以从眼睛中反映出来。
2. 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另一种可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体语形式。人的面部有数十块表情
肌,可产生极其复杂的变化,生成丰富的表情。这些表情可以非常灵活地表达各种不同的心态和情感。来自面部的信息,很容易为人们所觉察。但经过训练,人能较为自如地控制自己的表情肌,因而面部表情表达的情感状态有可能与实际情况不一致。

二、身体运动和触摸
1.身体运动:是最易为人发现的一种体语。其中手势语占重要位置。正常情况下,个体都会用手语来表达态度和情感。一些常见的身体运动形式有:摆手、双手外推、双手外摊、双臂外展、搔头或搔颈、搓手、拽衣领、拍头、耸肩 。
2. 触摸:是人际沟通的有力方式。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
(1)个体都有被触摸的需要。这是一种本能,婴儿接触温暖、松软物体感到愉快,他们喜欢被拥抱和抚摸。对于恋爱中的成年更改文件名,触摸会使感情迅速深化。
(2)触摸不仅使个体感到愉快,还使他们对触摸对象产生情感依恋。

三、姿势与装饰及人际距离
1.姿势是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的动作表达情感及态度的体语。这也是常见的体语沟通方式。
2.服装、化妆、饰品和携带品,也都能透露一个人的情趣、爱好、情感、态度、社会角色等多方面的信息,在人际沟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人际距离:是沟通与交往时,个体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
4.美国学者霍尔(E.T.Hall,1959)根据对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的研究提出四种人际距离:
(1)公众距离(12-25英尺)(2)社交距离(4-12英尺)
(3)个人距离(1.5-4英尺)(4)亲密距离(0-18英寸)
5.影响人际距离的因素主要有性别、环境、社会地位、文化、民族等。

第三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P153-157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其特点是:
1.个体性:人际交往的双方的社会角色会影响彼此的人际关系。在人际关系中,社会角色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或愿意亲近的人成为主要问题。
2.直接性:人际关系是人们在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可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没有直接的接触和交往就不会产生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一旦建立,就会被人们直接体验到。
3.情感性: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动。情感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的阶段
1.定向阶段:包括注意、选择交往对象,与交往对象进行初步沟通等方面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2.情感探索阶段:双方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建立情感联系。随着双方共同情感领域的发现,彼此沟通越来越广泛,此阶段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
3.情感交流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发生重要的变化。双方的信任感、安全感开始建立;沟通的深度和广度有所发展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此时,双方会提供评价性的反馈信息,进行真诚的赞许和批评。
4.稳定交往阶段:交往的双方在心理相容性方面进一步拓展,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私密性领域,沟通与自我暴露广泛而深刻。

三、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
1. 自我暴露 就是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
2. 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浅到深,大致可以分为4个水平。
(1)情趣爱好方面 (2)态度 (3)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 (4)隐私方面
3. 一般情况下,关系越密切,人们的自我暴露就越广泛、越深刻。但有一个特例,就是彼此没有任何关系的人,可能达到完全的自我暴露。

四、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 1.相互性原则 2.交换性原则 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4.平等原则

四、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2-14)
心理学家舒茨(W.C.Schutz,1958)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他称自己的理论是基本人际关系取向(FIRO)理论。其要点是:
(1)人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
(2)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果不能满足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他严重问题。
(3)对于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人们有主动表现和被动表现两种满足方式。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再加上主动与被动的满足方式,构成六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取向。
(4)六种人际关系取向
(5)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个体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影响。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2089]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1848]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587]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093]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2841]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