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第三节 中医心理治疗 |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5 21:54:38  |
|
在运用以情胜情疗法治疗情志因素所导致的病变时,还应注意刺激的强度,即作为治疗的情绪刺激,要超过、压倒致病的情志因素。或是采用突然的大刺激,或是采用持续不断的强化刺激,总之后者要超过前者,否则就达不到以情胜情的目的。
《程氏易简方论》说:“大凡病七情而起,仍然以七情胜负化制以调。昧者不悟,徒恃医药,则轻者增重,重者乖危矣。”这就充分说明了以情胜情疗法的重要意义,心理因素致病,只有通过心理方法才能有效地消除。
(六)移情易性疗法
“情”与“性”皆个体较为固定的心理品质,俗语说的性情,人各有异。对正常人是通过“修身养性”来培养良好的品性和情操,“移情易性”乃针对心理偏异者所采取的心理矫治方法。
情趣的转移,中医又称“移心法”。如张子和治一腹泻病人,先了解其心理特点,兴趣爱好,知其爱好天文地理,乃与他大谈日月星辰之运行,风云雷雨等气象特征,山川河流之变迁,风土人情的奇闻,病者为之吸引,转移了对病的注意,其后渐愈。张子和称:这种疗法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功的关键在于投其所好,“好棋者与之奕,好音乐者与之芦笛”(《儒门事亲》)。吸引和激起患者的乐趣,移其心(情感、注意)而使忘其病。
至于“易性”则需以时日,非一两次治疗可达目的。易性包括固有习性之改变和不良性格之再造。前引枚乘《七发》不仅是以“要言妙道”进行说理之治疗。“吴客”给“楚太子”作心理开导,七层说教,都是心理治疗。第一层谈音乐动听,第二层说饮食的美味,第三层论车马的名贵,第四层是游玩的乐趣,第五层是猎狩的壮观,第六层是长江观涛的逸情,最后才归结到要言妙道。所有这些,使楚太子认识到:人生应有高雅的志趣,追求理解世上高深的道理,一扫懈怠和贪图安逸的心态,放弃纵欲享乐的生活,经历幡然悔悟,脱胎换骨,心有所托,志有所向的“移情易性”的改造,才能真正霍然病已。因此,近代的心理学者认为:《七发》不仅为一篇文学名著,也是一美妙的心理治疗篇章,颇有启迪、借鉴、发扬的地方。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说:“情志不遂……开怀谈笑可解。”清朝有位八府巡按,久病而忧病不愈,一医专注诊脉后,问其月事几月未行,清官因而大笑,以后每想到此事,即自然发笑,其病不觉渐愈。可见笑就是一种很好的心理疗法。我国著名的相声艺术家侯宝林先生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建议在医院里设“相声科”,用相声这种笑的艺术,给一些人进行“笑疗”,认为“笑疗”既无服药之苦,又无手术之痛,更无副作用之弊,而且可以广见闻、增知识、受教育、开心颜,寓治病于文化娱乐之中,真是一举数得。移情并不是压制情感,而只是改变其指向;易性并不是取消个性,而只是更易其消极的情绪因素。移情于著书立说,把心身创伤等不良剌激变为奋发努力、积极进取的动力。
(七)顺情从欲疗法
《灵枢·师传篇》说:“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顺从病人的意志、情绪,满足病人身心的需要,这就叫“顺情从欲”,亦属心理治疗的内容之一。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
|
上一篇文章: 第十六章第二节 中医心理病机
下一篇文章: 第十六章第四节 中医心理养生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