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暗示在促进学生自我完善中的应用 |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7 13:41:36  |
|
暗示是一种在师生间不存在对抗态度的前提下,通过含蓄的语言、示意的举动和诸多间接的方式,巧妙地向学生发出积极的、具有启发性的期望信息,从而使学生形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积极的心理反应和情感指向的教育方法。
每个教师也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个学生犯了错误,你用正面说理的方法施教,学生可能会说“别讲大道理……。”如果你用粗暴僵硬的教育方式,有时可以震慑住学生,但造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的逆反心理却很难消除;有时则会造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学生的“顶牛”,让教师下不来台。可是,如果教师巧妙地运用暗示的方法施教,却能够使师生心理距离一下子缩短,进而使他们在思想上消除对抗情绪,进行积极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谴责;在行动上自主自觉地改过,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马卡连柯的一位学生曾是“惯偷”,教育多次都不见效果。一次,马卡连柯把去银行为“工学团”取钱的紧急任务交给了他。开始他大吃一惊,随后异常兴奋,立即跑得大汗淋漓,把钱取回来。以后他改掉了偷窃的习惯。马卡连柯正是采用了暗示的方法(我相信你),使教育者的要求(做一个正直的人)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为学生内心的需要,从而取得净化学生心灵的最佳教育效果。
心理学家研究的结果证明,暗示效应的大小与暗示者的权威性有关,权威越高暗示效应越大。由于教师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权威性,暗示技术的实施就不难了,也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这样一篇童话故事也正说明了这一点:稻草人、锡人伐木工和胆小的狮子,他们都渴望拥有自己没有的东西。一次,他们碰见了具有神气力量的“法师”。法师发给稻草人一张文凭,对他说,现在你做事聪明了;他给了锡人伐木工一只钟,说那是一颗跳动的心脏;他给了胆小的狮子一枚勇士勋章,对狮子说:“你不再是胆小鬼了。”就这样,稻草人有了脑子,锡人伐木工有了心,狮子有了勇气。他们果真受魔力的影响,变得非常出色。多年后,他们去感谢法师。谁知法师却说:“真正的法师是你们自己……”
是啊,法师所做的,只不过是将他们内心原有的东西唤醒而已,那是一种神秘的力量。
[1] [2] 下一页
|
|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
|
上一篇文章: 男女情话中的心理昭示
下一篇文章: 自我暗示与潜意识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