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专题 - 人格心理学
    发表日期:2014年9月18日 编辑:shphao 有3954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科赫特自体心理学的人格发展观简述

科赫特的自体心理学人格结构观认为,自体(self)是一个统摄性的动力结构,是人格的核心,自体中含有抱负、理想、技巧和才能三个成分。科赫特自体心理学的人格发展观则主要阐述了这三个成分是如何在自体与自体客体的关系中形成和发展的。

1.      从初始自体到统整自体

科赫特认为,自体的发展分为初始自体(rudimentary self)和统整自体(cohesiveself)两个阶段。其中,初始自体又称为原始的统整自体,也就是初始的,未成熟的自体,而统整自体则是成熟的自体。可见,初始自体与统整自体并没有质上的差别而仅仅是发展程度上的差别。从初始自体到统整自体的发展意味着人格的成熟。在生命初期,新生的婴儿尚未形成自我觉察的能力,分不清自己与客体世界的差别,无法将自己经验为一个空间上独立,时间上持续的个体。尽管如此,他却从一开始便处于一个将他视为具有自体的神入(empathic)的自体客体环境当中,这个环境不仅期待他有独立的自我的觉察,也在潜移默化中将其引导到那个特定的方向。当母亲第一次看到他的孩子并且与他接触(喂他、抱他、帮他洗澡等)的那刻起便奠定了一个人的自体发展过程有了实质性的开端。母婴互动的过程当中,母亲有选择性的神入的回应婴儿的若干潜能而忽略其他潜能,使得婴儿的某些潜能受阻,某些潜能得到发展。当然,这一过程并非是父母刻意进行的,婴儿的先天禀赋不同,他们在与父母的互动过程当中会引导父母根据自己所倾向的潜能(他侧重表现的夸大自体,他尤其崇拜的理想化双亲影像,他与生俱来的才能倾向)作出选择性的回应。如运动神经发达的婴儿喜欢到处移动而且很快就会走路了,.而一个倾向于语言表达的婴儿则会焦躁的开口说话。父母去回应婴儿的这些自然倾向会促使个体的初始自体通过变形性内化逐步形成。

初始自体已经具备了自体的三个成分,即抱负、理想以及才能和技巧。但是这三个成分仍然处于原始状态。从功能上来看,初始自体的统整性不够,空间和时间上都不稳定,无法独立发挥作用,仍然包含着夸大自体和理想化双亲影像。初始自体的形成大概在“生命第二年”。

随着个体的理想化需要和映镜性需要所经历的适度挫折,原始的夸大自体会发展为抱负,原始的理想化双亲影像会发展为理想,原始的才能与技巧则发展为成熟的才能与技巧,个体会逐步形成统整自体。所谓统整自体,是指个体对自体的稳定的认同感和恰当的结构化的感受。这让个体不会因为时间和空间的变迁而改变对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即使在面对困境和自尊遭受威胁时亦是如此,简单来讲就是稳定的自我觉知。统整自体的形成要归功于映镜性自体客体对于个体的全面的接受和赞赏,使得个体曾经分裂的自体的表象不断的综合起来,进而形成空间上统整,时间上连续的心理单位。(Kohut.H1971R118)个体形成统整自体后并非意味着个体仅仅能够对自己进行整体的觉知,而是能够再度享受身体各部分的分离,比如儿童会数着脚祉头唱歌瑶:“这只小猪到市场,这只小猪留在家,这只小猪吃烤肉,这只小猪什么都没有,这只小猪哇哇哭回家。”这类游戏的基础,似乎是在自体的统整性尚未完全稳固的时期,它会引起儿童的自体崩解的恐惧,但是就如捉迷藏中的分离焦虑一样,当数到最后一只脚祉头时,神入的母亲通过笑声以及与孩子的拥抱而缓解了这种自体崩解的恐惧,逐渐的儿童不再焦虑,而是在安全的感受下轻松的唱出歌谣,这意味着自体统整性的发展与成熟。

2.      理想化双亲影像的发展与心理结构的形成

如前所述,理想化是自恋发展的两条主线之一。所谓理想化需要(the idealizingneed)是指儿童具有不断的寻找完美的个体并且与之合二为一的需要。被儿童理想化的个体就是理想化自体客体(the idealized selfobject),他在儿童的心目.中成为理想化双亲影像(the idealized parental imago)并被投注理想化自恋力比多。

理想化发展过程中,对理想化双亲影像投注的自恋力比多与客体力比多融合,对成熟的客体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理想化双亲影像投注的自恋力比多也推动了创造力和智慧的发展。必须强调的是,理想化双亲影像中,被理想化的部分和被投注了客体力比多的部分融合,对于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内化过程产生强而有力的影响,进而也对人格的两个永久的核心结构起到重大影响。这两个核心结构为:对心灵起到中性化作用的基本结构,即自我;理想化的超我。

他们都被自恋力比多高度灌注。儿童的理想化过程,无论是朝向模糊感受到的原始的母亲乳房(archaicmother-breast),还是朝向可清晰辨认的俄狄浦斯双亲(oedipalparent),在起源学与动力学上都属于自恋发展线路中的一环。尽管进入潜伏期后,(自恋力比多)在理想化需要上的高度灌注(hypercathected)因抑制而变得中和且平静,但依然保有自恋的特性。特别是在儿童早年发展的巅峰期,理想化双亲影像通过内化入人格而转化为人格中的自我和超我部分,在人格结构中留下重要且永久的恪印,但即使发展到后期,理想化的自恋特性依然未变。自恋力比多从附着了理想化双亲影像的自体客体中撤回,进而促进良好的心理结构形成的过程称之为变形性内化。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首先,只有在个体心理达到成熟的接受状态时,才能接受自恋力比多从原始的理想化自体客体中撤回。

其次,自恋力比多从原始的自体客体处大量的撤回前,个体需要体验到正在内化的客体影像所带给他的适度挫折(optimal frustration)。所谓适度挫折,是指儿童对某个完美客体的理想化是逐渐感到失望的,而非突然的。适度挫折是有益的,因为他让儿童逐渐的意识到父母并非自己想象的那样完美,因此对父母的认识也就变得现实起来。越来越客观的评价让儿童能够将自恋力比多从父母表象上撤回,投注到自我的建立,或者超我的理想化,这一过程使理想化双亲影像及其功能内化为儿童的心理结构,形成良好的自我或超我,也就是变形性内化。相反,如果此时感受到的是创伤性的事件或者创伤性的失望,那么变形性内化就会受到遏制。

再次,变形性内化的过程并非将父母表象简单翻版的过程,而是去人格化(depersonalization)的过程。所谓去人格化,是指个体内化的应是原始的理想化自体客体对其实施的心理功能而非整体的人格脉络(human context)。换句话说,良好的心理结构所执行的功能是父母过去替儿童执行的功能,然而却去除了父母大部分的人格特征。如果不能较好的去除父母的人格特征,那么超我就会表现出俄狄浦斯期客体某些重要的人格体征;而自我的控制、利用和中性化驱力这一系列能力所釆用的具体方法则直接来自前俄狄浦斯期客体对于儿童驱力的特定态度。理想化双亲影像是转变为自我还是超我部分,取决于变形性内化过程发生在哪个阶段。

2.1前俄狄浦斯期理想化双亲影像的发展

前俄狄浦斯期,也就是口欲期和肛欲期这两个阶段,理想化双亲影像通过变形性内化转化为人格中调节、控制和中性化驱力的心理结构,也就是人格中的自我(ego)部分。自体心理学认为,个体在生命初期觉察不到人格的完整性和统合性,婴儿是以部分来知觉自身的。他们在与自己身体各部分的互动中体会到积极的或者消极的情绪。逐渐地,部分开始统和为完整的自体,但是一开始自体是夸大的和没有边界的。婴儿认为整个世界都是属于自己的,他们需要理想化双亲影像(父母)完美无缺的互动并且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在与理想化双亲影像互动的过程中,儿童逐渐认识到父母身上的种种缺陷,幵始对父母感到不满,同时也对父母的认识逐渐趋于现实。在对父母感到不满的过程中,儿童会将投注于.父母的理想化自恋力比多的一部分撤回到自身。父母对儿童的命令、指导、禁令、责备、赞美等都会逐渐内化为儿童人格的一部分,促进自我的形成。所以,自恋的徤康发展促进了自我的发展,提高了个体调节、控制心理状态的能力,自我的形成和发展是自恋发展的成就之一。

自我作为调节、控制和中性化驱力的重要心理结构,对于人格的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具体来讲,前俄狄浦斯期的儿童的自恋平衡处在被现实干扰而需要重新建立的阶段,父母在这一阶段如果能够对孩子的需求做出恰当的回应,可以保证自恋力比多的正常发展以及变形性内化的顺利进行。这就要求父母对于孩子的回应是神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完美无缺。只要父母对回应的失误是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孩子就会逐渐修正自己对于期待绝对完美的盲目的自信。也就是说,随着父母神入时产生的点点滴滴的错误,误解和延迟满足,孩子会从原始的理想化双亲影像中撤回一部分自恋力比多的投注,并且内化为一部分的心理结构,进而取代父母作为维持自恋平衡的安抚和温暖的功能。因此,最早的亲子关系中,最重要的层面是适度挫折(Optimal frustration)的原则。适度挫折使得内在结构的建立,并且提供了维持自恋平衡的安抚的能力和对张力的基本耐受力。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2064]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1829]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578]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091]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2836]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