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专题 - 人格心理学
    发表日期:2014年9月18日 编辑:shphao 有3963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科赫特自体心理学的人格发展观简述

2.2  俄狄浦斯期理想化双亲影像的发展

俄狄浦斯期,理想化双亲影像通过变形性内化导致超我的理想化。这一时期,个体对客体的力比多投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客体力比多的投注,即把客体(父母)当作爱的对象;一个是自恋力比多的投注,即个体以自恋的方式体验客体,将客体作为自体客体。在超我形成过程中,二者发挥不同作用。被投注了客体力比多(和攻击性)的方面,经过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内化将形成超我中针对自我的命令、禁令、赞美、惩罚、责备等方面,这一部分与父母教养孩子的方式一致;而自恋方面的内化则导致了超我的自恋层面,也就是超我的理想化。

2.3  理想化需要发展不良及相关自恋障碍

个体的原有自恋平衡打破之后,经过理想化的自体客体这一途径,自恋力比多的投注方式得到修正,并且促进心理结构的形成。这一过程进行的是否顺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儿童理想化的客体对于儿童特定的情绪反应,也就是儿童在与父母互动过程中所感受到的父母的回应是否能够满足理想化需要。如果父母长期感受到的是父母的非神入的和不可靠的回应,那么儿童的理想化需要将得不到满足。个体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所感受到的严重的挫折体验,科赫特称之为“创伤性挫折”。理想化需要的创伤性挫折导致自恋力比多固着于原始的自.体客体身上,阻碍理想化自体客体及其功能的变形性内化,导致个体的心理结构残缺不全。在人格发展的过程当中,理想化需要越早遭受到创伤性挫折,心理结构的缺陷就会越严重。除此之外,不同阶段,心理结构所遭受到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在前俄狄浦斯的最初阶段,也就是生命初期,如果儿童感受到的不是适度挫折而是创伤性的挫折,即儿童长期感受到的是父母的非神入的和不可靠的回应,那么自恋力比多从原始理想化双亲影像中的撤回就会受到困扰。自恋力比多将继续攀附于界限模糊的绝对完美的理想化双亲影像,并且无法进行变形性的内化,导致自我的严重缺陷。而残缺的自我会让个体无法维持自恋平衡,使得个体的心理结构在总体上非常脆弱。这主要表现在个体不仅对有意或无意的轻蔑态度有高度的敏感,而且对外在环境变迁所带来的逆境也是如此,个体对环境变迁的反应就好似这是故意附加在他身上的,对他个人的伤害。科赫特称之为“弥散性的自恋脆弱”。

科赫特认为,自恋脆弱与自恋固着源于父母的非神入回应,根本上源于父母本身人格的自恋固着,尤其是母亲的自恋固着。特别是在最早阶段,父母(尤其是母亲)的自体吸尽耗竭(self-obsorption,也就是过分的关注自己)会让他们将自己的情绪和需要投射到孩子身上,造成错误的神入;他们也许会从自身需要出发对孩子的某些情绪选择性地过度反应(癔病式的);当他们自己的想法与孩子的需要不同调时,他们也许会对孩子所表达出的情绪和需要不做反应。结果就会变成在错误神入、过度神入以及缺乏神入之间交替而导致孩子的创伤,这些交替使得自恋力比多的投注无法逐渐的撤回到孩子自己身上,因此也没法建立调节、控制的心理结构,孩子便继续固着在整个早期的自恋环境当中。

在前俄狄浦斯后期,如果理想化需要遭受创伤性的挫折,就会阻碍理想化自体客体及其功能的进一步内化。这会导致两方面的后果,一方面是自我的缺陷。创伤性挫折会导致自我的缺陷,也就是导致自我不能充分的发挥调节、控制和中性化驱力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导致理想化需要固着于原始理想化自体客体上,个体只有不断的寻找外在的完美客体才能达到自恋平衡。这两方面后果的结合就会导致理想化自恋障碍性欲化。所谓理想化自恋障碍性欲化,就是固着于外在客体的理想化自恋力比多和客体力比多混合,个体希望与心目中完美的客体发生关系,虽然与本能冲动(客体力比多)有关,但是个体的主要动机不是追求性本能的快乐,而是为了消除紧张感,维持自恋平衡,提高自尊心,改善不良情绪。自恋障碍性欲化的程度由自我缺陷严重程度不同而不同。如果自我缺陷较严重,个体就会出现性变态行为,如果自我缺陷较轻微,那么个体只会出现性幻想。

进入俄狄浦斯期,个体所经验到的创伤性挫折会影响超我的建立。个体无法内化理想化自体客体及其功能,导致个体超我的软弱无力,不能为个体提供独立的价值标准、志向和理想。个体不得不一直去寻找外在的完美的理想化形象,通过获得他们的赞赏和表扬来实现超我的功能。显而易见,这样的行动必然会因为理想化客体无法满足自己的完美想象而遭受挫折,这时候个体会产生强烈的失望感和挫败感。值得注意的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严厉的超我的建立,可能并非源于父母的严厉行为的影响(而是相反地,由于父母的过度宠爱而增强);超我的完美主义倾向也可能不是因为父母行为的影响,而是同样矛盾地由于父母非神入的拙劣反馈而增强,这类非神入的拙劣反馈会使得儿童在需要恰当的赞美时得不到及时的反馈而导致自恋发展过程中的创伤性挫折。

儿童俄狄浦斯期和前俄狄浦斯期的客体对于成人人格的形成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在潜伏期与青春期,关键的心理结构已经建立,这时候若失去客体,便不再会造成人格不完整。(例如,在生命的晚期发生突如其来重大的失去客体事件的结果下)

附带一提的是,潜伏期的开端可看做俄狄浦斯期后期。它是童年期心理易受伤的高峰期的最后一个阶段。童年期心理容易受挫的危险时刻是与心理结构建立尚不稳定相呼应的。即使到了潜伏期开始时,如果对理想化的俄狄浦斯客体极度失望,仍然可能会导致形成不稳定的超我,并且可能使得自恋力比多重新高度灌注到理想化双亲影像,导致重新坚持并且寻求外在客体的完美。就像幼儿若知道当他对母亲的渴望无法承受时,母亲就会出现,那么他就可以忍受第一次与母亲的短暂分离;同样的,如果儿童在内化理想化双亲影像时,完美的理想化客体仍然存在,那么儿童就可以在潜伏期早期慢慢放弃外在的理想化。相反的情况是,如果幼儿认为母亲会永远离开自己,那么便不能忍受任何的分离;当理想化客体可能在潜伏期永远消失时,超我的理想化也就无法顺利进行下去。当然,儿童在潜伏期早期心理的过分脆弱以及对创伤有退化的反应,绝不仅仅取决于当时的功能状态,也同样受到儿章更早期创伤经验的影响。对于前俄狄浦斯期及俄狄浦斯期中创伤性地丧失理想化双亲影像(如失去理想化客体或者对其感到失望),其结果是人格特定的自恋向度受到困扰。最恰当的情况是,儿童对于理想化客体逐渐感到失望,也可以说是儿童对于理想化客体的评估越来越现实,这样自恋力比多就会从理想化客体身上撤回到,并且逐渐地内化,进而取得永久的心理结构,这种永久的心理结构以精神内在(endopsychically)的方式,继续执行先前理想化的自体客体已经达成的功能。然而,如果儿童因为创伤性地失去理想化客体,或者对理想化客体感到创伤性的(严重且突然地,或阶段上不恰当的)失望,恰当的内化过程就无法发生。那么儿童不能获得所需的内化结构,他的自恋力比多依然固着于原始的自体客体上,而他的人格将毕生依赖于特定的客体,似乎是一种强烈的客体渴求(object hunger)。这些客体之所以受到强烈的追求以及依赖,不是因为他们本身的特质(他们本身的特征和作为,都只受到模糊的认识),而是被用来取代童年的心理结构中未曾获得的某个功能。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2094]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1854]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589]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095]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2844]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