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学论文 - 医学类
    发表日期:2011年1月31日 编辑:shphao 有9247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压抑特点与形成的心理学研究

什么是压抑,压抑形成的理论解释各不相同。压抑(repression)最先是由弗洛伊德(FreudS)提出来的,被认为是一种防御机制。在精神分析理论为心理学主流的时代,压抑的研究曾经轰轰烈烈。但是,由于早期的研究存在很多问题,如缺乏信度效度,,因此压抑的研究在心理学领域中一度受到冷落。直到2O世纪中后期,压抑的研究才又重新升温。在国外,心理学家们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和研究压抑,已取得不少成果。有研究表明,在西方大约有10%~20%的人总是倾向于采用压抑应对方式,因此对压抑进行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心理学意义。

1.什么是压抑的概念

不同的研究者对压抑的理解和定义各不相同。弗洛伊德(Freuds)认为,压抑是自我阻止引起消极情绪的念头、情感和冲动达到意识水平的一种防御机制。其目的和动机是为了避免个体体验到焦虑、痛苦、不愉快等消极情绪。Mendolia四认为压抑是个体使自己远离具有心理威胁的想法、情感、记忆或体验的行为。Weinberger等认为,压抑是以回避威胁或消极刺激为主要特征的应对方式。总是倾向于使用这种应对方式的个体具有共同的人格特征——压抑人格(repressive personality),这种人格同时具有低特质焦虑和高防御两个特征。Geraerts等人认为压抑就是一种特质,反映的是一种习惯性的应对方式。综上所述,压抑被认为是个体为了避免体验到消极情绪而采用的防御机制或应对方式,是一种远离或回避威胁的想法、冲动或信息的行为倾向或特质。

2 相关的压抑理论及其解释

21精神分析论观点

在精神分析论中,弗洛伊德的压抑理论影响最大。19世纪末,弗洛伊德在研究癔病症过程中提出压抑的概念,他认为压抑是癔病症原因。本质上讲压抑是一种防御,.阻止可能会引起不愉快情绪的“不和谐想法”进入意识领域。

S.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部分构成。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其本能冲动和原始欲求往往不考虑外部的限制与可能的后果。自我按照“现实原则”行事,它认识到本能的满足会导致危险,就会在意识中唤起焦虑、羞耻感和罪恶感,所以拒绝本我欲求的满足,本能韵冲动在一定程度上就被抑制了。因此。自我通过压抑过程求得与现实的协调,避免与现实发生冲突而带来痛苦的后果。这就导致了初级压抑(primary repression)的产生,其动机是自我考虑到现实条件, 为了避免外部危险而进行的手段。超我,代表着道德原则,,也对压抑起着重要作用。超我与本我是直接对立和冲突的,超我力图限制本我的私欲,不断地提醒自我有些行为会导致不好的结果,会受到社会的惩罚。道德信念(超我)的压力以及对惩罚无意识的害怕,就进一步促使自我压抑本我的原始冲动。这样就促使了次级压抑(secondary repression)的形成,其动机来源于道德的规则,通过反对本能的冲动而对人格起到了保护作用。

压抑是无意识的,被自我压抑的各种本能的冲动、欲望或观念并未消失,而是一直潜伏着、活动着,常常以各种变相的方式出现,各种心理、行为或躯体的各种病态都被认为与压抑有关。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4224]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2316]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817]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308]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3100]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