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学论文 - 教育类
    发表日期:2009年12月10日 作者:王晓辉 编辑:shphao 有8795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运动心理学论文:运用心理学方法促进运动解剖学的教学效果

推荐一篇运动心理学论文,文章标题:运用心理学方法促进运动解剖学的教学效果。对学习运动心理学写作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问题的提出

11 学习的困惑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课堂气氛不活跃往往使学生觉得运动解剖学枯燥无味,学习兴趣不高,大部分学生只是为应付考试,仅少部分学生认真学习。学生厌学心理较高。另一方面,囚课程改革压缩了课时,为了赶进度,在课堂上留给学习主动思考的时间不多,教师和学生之问反馈信息不多,再加上运动解剖学课程的知识点繁多,知识点问联系少,大多是对人体系统、器官的形态学描述缺乏逻辑推理性和联系性,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这些问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12 教学的思考

对于从事运动解剖学教学的教师来讲,传统的教学模式或运用简单的启发式教学,往往使学生误入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误区。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运动解剖学课堂生动活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兴趣,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培养各项素质,为将来所从事的体育下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是教师在运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思考和探索的课题。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增加教学设备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结合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认真研究学生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兴趣、动机、归因,应用心理技能,解决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对运动解剖学的教学大有裨益。

2 解决问题的方法

21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兴趣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年龄一般20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理尚未成熟,学习的策略还停留在高中时期的“师教为主”的状态。对于解剖学的术语多、学习的知识多、遗忘快等情况很是苦恼,如果不采取措施纠正其心理,会使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丧失。即使是上课也是睡觉、心不在焉,最终教学效果不理想。在运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需要,激发学生学习解剖知识的兴趣,端正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211 拓展运动解剖学的知识面和深度

教学中除了采用标本观察、尸体解剖、活体演示、观看视频和课件授课等手段和方法,还在言谈中讲解人体的趣闻、奇闻,使学生消除不仅感受教学方法的新颖多样,而且通过教师渊博的知识,了解了人体的结构和奥妙,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学生会主动在课堂内外学习知识,并把知识运用到体育学习和实践之中,开阔学生的眼界,发展丰富的想像力,满足了学生探奇欲望,学习的效果自然而然得到了升华。

212 课堂引入比赛和竞争

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分组讨论,各组轮流演讲、辩论,展示团体研究的成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应用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让学生在各种研讨活动中体验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拓展,以提高学习兴趣。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运动心理学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胡小军)我国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发展状况与分析(2009/9/16 8:42:24)[4910]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王晓辉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