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培养和激发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动机
动机是在人的头脑中形成的激发或抑制某个行为的愿望或意向,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
2.2.1提高学习的内部动机和适当运用外部动机
解剖教学中,要推动学生参与解剖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通过对人体标本的解剖和观察,满足学生对人体的好奇感,增强参与学习解剖知识的内部动机。学生学习的外部动机可以酌情利用,不要削弱内部动机。例如,对不爱学习的学生采用降低平时成绩,不点名批评;对学习积极、能力强的学生进行奖励和表扬等手段也具有积极的作用。但运用奖惩手段时,注意不要产生“过当效应”。
2.2.2 提高学生学习解剖知识的成就感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积极主动地从事处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活动,并力求完美、取得优异成绩的心理倾向。在教学中,向学生讲述学习解剖学的社会意义和个人价值。在解剖教学过程中,开展各种研讨活动,训练了学生的沟通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合理利用时间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增强了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应用能力,培养敢于面对竞争、勇于接受挑战,热切希望在研讨活动中表现成功,享受成功所带来的乐趣。综上所述,激发和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对学生积极地学习运动解剖学知识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3 设置合理有效的目标,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
提高教学效果目标本身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如果人把目标转化成动机,确定在一定的时间内达到所要求的目标,依次实施步骤、策略,在达到目标的过程影响人的行为。在运动解剖学教学中,运用合理的目标设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完成学习活动目标而主动地设计、执行最适合的实现目标的策略和手段,体现和发挥“以生为本”的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