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史
    发表日期:2009年10月7日 编辑:shphao 有4979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法"使现代心理学遭遇挑战

使心理学脱离哲学的是“法”,它意味着“法”在现代心理学中的崇高地位。其中带有实证主义倾向的法更是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即实验方法对心理学主题的统治” 。心理学也因而一直倾向于通过实证方法的进展来获得自己应有的荣誉,事实上,心理学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令人尊敬的成就。

100多年前,英国剑桥大学的教授们无论如何想不通人的灵魂可以被度量,因而拒绝建立心理物理实验室。但是今天,即使是一个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也会用有效的手段来对人灵魂的品质如自尊、爱、期望、偏见、快乐、动机、智力等做出合适的测量。不过心理学在依靠实证的“法”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它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实证主义是一种基于观察的方法,以强调经验证实为核心。一方面,它的可公开验证性及客观性价值中立性)特点使它一直居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实证主义同样也因这些特点而备受挑战,这种挑战既来自理论方面,也来自实践方面。从理论方面来看,人的心理现象不存在确定无疑的因果关系,它至多只能用概率统计来做出解释,这种概率统计就正如生活中的偶发事件一样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一味强调可公开验证性实际上把时刻变化着的人预设为始终不变的物,心理学研究中的“人一人”关系似乎异变成了“人一物”关系。就自然科学本身来说,也不是所有变化都可以公开验证的,如现代生物学研究发现了基因突变的事实,而生物基因的这种突变具有极大的偶然性,人们根本无法对它进行有效的把握和控制—— 至少目前人类还不能通过某种人工干涉来使一只猴子变成一个人。价值中立也许在许多科学研究中是一个有用或必备的品质,但在人的心灵面前,价值性也许更有可能,因为人本身就是活在价值、感情、动机中的。一个简单的验证便是让两个人一起在同一时间从甲地点走到乙地点,然后分别让两人写出他们刚才路上所看到的东西或情景,就会发现这两人的记录并不完全相同。因此,价值中立就有可能使心理学无法完整、准确地理解人的心理,并使人的价值追求得不到科学的论证和支持。不仅如此,实证主义的这种追求价值中立也使得心理学“不可避免地从广阔的极为有意义的学科领域中退却出来,并为这种只能导致进一步退缩的做法奠定理论基础”。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心理学历史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对行为主义的评价:贡献与不足(2010/5/12 16:24:22)[14908]
  中西心理学传统中“乐"的比较研究(2009/12/15 7:25:33)[6301]
  (梁慕家)对传统心理学发展论的再认识和批判思考(2009/10/30 7:30:16)[4923]
  “后法"时代的心理学(2009/10/8 7:25:32)[3623]
  “法"使心理学获得独立并取得发展(2009/10/6 7:28:49)[4659]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