¼վ

û

静心斋主任־

静心斋主任ҳ » TA־ » 鿴־

家庭子女教育的五大误区

506 Ķ  2008-10-26 09:57
家庭子女教育的五大误区
 

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有效地确保孩子的心智得到健康发展,也是人格培养的基础,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对于应试教育体制下的独生子女来说,意义更为特别。那么,父母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子女教育呢?从近期的大量的中学生心理咨询个案中,我们发现,许多父母对待子女的教育,存在着一系列认知上的误区,正是这些认知上的误区,导致家庭教育无法获得预期的效果,甚至与教育的初衷相悖。总结一下,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误区:

 

误区一:把孩子当作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

 

每一个人都有未曾实现的梦想,每一个人都有生活的不如意,如果家长自己的生活存在着强烈的自我不接纳或不满意,就需要一个替代,即,找一个亲人表达这种愿望并要求对方按照自己的梦想去生活。一个对婚姻不满意的母亲可能告诉自己的女儿“不要找一个像你爸爸那样的男人”或者“不要过母亲这样的生活”。因为父母自己没有上过大学,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许多家长都曾表示要自己的孩子实现自己当年的梦想,或者还父母一个“愿”。他们错误的以为,这样就能够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奋斗精神。把孩子当成“还愿”的工具,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为什么呢?因为孩子在父母的这种要求面前,会逐渐感觉到学习不是自己的事情,奋斗不是为自己而奋斗,努力不是为自己努力。心理学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只有当一个人意识到现在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自己的将来时,他们才会产生深层的奋进动机,否则,仅仅靠对父母的愧疚感,无疑不能够克服应试教育下漫长的学习倦怠,而且可能因为对父母的怨气而走向事情的反面——厌学!

从另一个角度说,父母的愿望并不能够代表孩子的愿望,父母在按照自己的愿望设计孩子的人生前程时,往往容易忽视孩子的兴趣和职业潜能,从而耽误孩子的前程。一位大三的女孩子,通过接受职业潜力测试,发现自己最适合从事传媒或艺术类工作,而这个孩子的父母,却坚持要孩子学习经济,以缓解“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的焦虑,以至于这个孩子报读了自己最不适应的财经专业,结果是大三的时候要求“休学”或“退学”。因此,如何很好地尊重孩子的选择,了解孩子的志趣和专业方向,不把孩子当成实现父母人生梦想的工具,是值得父母深思的一个问题。

 

误区二:言行不一,注重言教而忽视身教

 

家庭教育的第二个误区是,不懂得父母“身教”的重要性,而一味强调语言教育的功效。他们或者絮絮叨叨,或者严厉训斥,或者大道理一大篇,试图改变孩子的认知,带来积极的行为,结果收效甚微。

我的一位熟人向我请教一个问题,他说:“儿子快要上初中了,如何才能够让儿子不依赖父母?不怕困难?懂得筹划自己的未来?我就告诉他:如果你想让孩子懂得独立而不依赖,懂得勤奋而不懒惰,学会面对而不逃避,最好的办法(也是最重要的前提)是你从现在开始就要结束这几年来“无所事事”的生活方式,让孩子感受到父亲身上的责任与价值、上进与豁达、坚定与梦想。如果你自己仅仅是满足于“一日三餐有饭吃,春夏秋冬有衣穿”的休闲生活,而让自己的妻子那么辛苦地挣钱,那么,即使你的儿子表面上表现出要“奋斗”的样子,也不能够坚持以久。

这里实际上隐含了一个“潜规则”:一般来说,在情感和生活信念方面,儿子总是认同(仿同)父亲的,女儿总是认同母亲的。孩子可以在意识层面不赞成你现在的生活状态,但他们必定会在潜意识层面“像你”,这是人性中最具讽刺意味的规则。生活当中许多现象都说明了这一潜规则的存在。譬如,一个“凶巴巴”的妻子和一个“软弱无能”的丈夫,通常会养出一个同样“凶巴巴”的要强的女儿,按照某种惯性,她也会为母亲找一个同样“稀泥巴扶不上墙”的女婿!这是一般情况,符合统计学规律。

孩子在青春期,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认同”力量,他们不自觉地会在家庭成员中找一个“与自己性别相同”的亲人,并以他(她)为榜样,这个榜样通常就是孩子的母亲或者父亲。如果这个母亲(父亲)不是一个“理想”的对象,不是一个“好”的榜样,那么,孩子就会产生“自卑”心理。再假定,如果这个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又没有遇到一个理想的“好榜样”作为自己的人生知己,以替代自己父母缺少的“好榜样”功能,那么,这个孩子在现在或今后的人生旅途中,就会不自觉地变成当初父母的样子。所以,与其絮絮叨叨讲废话,不如从我们自身做起,为孩子塑造一个合格的样板,引导孩子(而不是强行要求孩子)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并为孩子个人和家族带来幸福与荣耀。

 

误区三:注重认知说理,忽视情感修通

 

当孩子遇到学习方面的问题时,许多父母在焦虑万分的同时,倾向于将这个问题归结为孩子对学习的认识问题,说孩子“不努力”、“不重视”、“学习动机不够”等等,总之是个“思想”问题,而不去思考孩子学习困难的真正原因——情绪。既然我们认定是个思想问题,接下来的办法自然就是做思想工作了。

通过说理和认知教育,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因此带来行为的改变,是教育所必需的,也是有效的。特别是,在孩子的基本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形成之前,譬如在儿童期,这种教育手段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当孩子已经满16岁,当孩子已经明显地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不同于父母的生活信念和价值观的时候,说理教育就不再是主要的手段了。取而代之的是“情感沟通”和“身教”。

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之所以存在学习方面的障碍,主要的原因并不是学习动机本身出了问题,而是受制于情绪和情感上的不适、不协调和混乱。一个父母天天吵架的家庭,孩子就不可能安下心来学习;一个父母与孩子之间长期缺乏正常沟通的家庭,孩子就不可能集中精力学习;一个父母总是唠唠叨叨的指责气氛的家庭,孩子就不可能平心静气地学习。一切的一切,皆与“情绪”和“情感”有关。这个道理极为简单,可惜许多父母总是看不到这些,还以为孩子是不想学习,或者用“贪玩、缺乏自控”进行简单地解释。

即使是父母,如果情感上出了问题,或者情绪上有障碍没有得到疏导,工作也就没有了心思,或者在工作中屡屡出错!更何况孩子?

在青春期,特别是在临近高考的日子,孩子的情绪感受异常敏感,他们更容易感受到父母的态度和父母婚姻关系的“红灯”信号,他们更容易受来自学习之外的“家庭因素”或“人际关系因素”的影响。举个例子,一位长期住校的高三男生,在临近高考的最后3个月,突然决定不在学校“住读”了,而坚持要每天晚上回家睡觉,自己也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一不理智的行为。通过咨询,我们找到了这一“怪异”行为的原因,不是这个孩子不重视高考备战,不是不重视高考复习,而是放不下自己的母亲,因为他发现“最近父母好像在谈论离婚的事情”,这势必引起他的潜意识的不安和焦虑。许多情况下,正是这些形形色色的情绪问题,让孩子不由自主地陷入了“自暴自弃”、“逃学”、“厌学”、“极端逆反”和“高考失常”的情绪沼泽。

因此,在发现孩子有了学习方面的问题时,不要简单地归因于“认识问题”和“思想问题”并施与“说理”教育,而要帮助孩子找找“情绪”方面的原因,重点要找找父母自己身上的问题,修通亲子之间在情感和情绪上的障碍,撤除心灵的屏障。实在有些迷茫的话,最好求助心理医生或有心理咨询经验的专业人士。

 

误区四:片面对待交往友谊和青春期恋爱

 

许多父母们总是有这样一种条件反射式反应,一发现孩子与某某同学交往甚密,马上就感到担忧:孩子会不会交上“不三不四”的朋友?他们会不会一起惹事、上网成瘾、谈恋爱、干坏事?这个孩子叫什么名字?父母是干什么的?如此等等,其中心意思就是担心孩子“学坏”,再说社会这么“复杂”,怎么不担心呀?。如果经过父母亲自考查,发现这个和自己的孩子交往的同学在学校“表现不怎么好”,就会千方百计阻扰孩子的交往。同样的道理,如果发现孩子和某某异性同学“谈恋爱”了,或者电话太多,交往过频,就会起疑心,跟踪、调查、侧面打听、偷听电话、查阅手机短信,无所不及。似乎孩子恋爱是一件比洪水猛兽还要可怕的事情,个别父母简直就是把“青春期恋爱”看成一场灾难。

既然是灾难,就要消灾,“趋吉避灾”是人的自然选择。而避免灾难的手段,无非就是禁止、阻扰、教训、唠叨、暗地里给对方父母打招呼,这些措施无一例外都会大大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并对本来就有问题的亲子关系蒙上又一层阴影。

孩子的青春期恋爱果真那么可怕吗?父母对青春期恋爱知道多少?那么多孩子,为什么偏偏你的孩子会过早恋爱?这些恰恰是需要父母思考的问题但往往思考太少。曾经一位母亲忧心忡忡地告诉我,她跟踪了自己上初二的儿子,发现儿子正和他们班上“最丑”的一位女生交往,于是就陷入了失眠焦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问她:“为什么焦虑呢?”她回答:“因为这个女生实在很难看哪!”于是我笑了,宽慰这位母亲说:你可不要以为那个女生就是你将来的“儿媳妇”,儿子不过是“找找感觉”而已,练习练习怎么和一个异性亲密相处而已,说不定过一段时间就会换对象的。母亲继续请教“怎样才能让孩子不过早恋爱”,我告诉这位母亲:“防止儿子过早恋爱并且不会爱上一个丑女,一个有效的办法是让你自己在儿子内心的形象更好看,更完美……

作为父母,鼓励自己的孩子在中学阶段恋爱是没有必要的,也是不明智的。但反过来,采取粗暴、控制的方式阻扰孩子与异性的正常交往,同样是愚蠢的,不仅这样的阻扰无效,而且会一不小心触犯孩子的自尊,引发逆反心理。孩子因自己父母的不理解、不接纳,更容易在同龄人的交往中寻求补偿,这恰恰是青春期过早恋爱的重要心理根源之一。

父母们需要记住,青春期恋爱的感觉,是孩子性心理正常发育的结果,在“情感接纳”的基础上加以引导,才是明智的做法;我们还需要知道,“好的”建设型的恋爱关系促进学习,“坏的”冲突纠缠型的恋爱关系影响学习。这个道理,即使是对于成人,同样如此。因此,帮助孩子发展积极正面的同学友谊,引导孩子理性处理青春期恋情,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课题。

 

误区五:重复老师的工作,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家庭教育的另一个误区是,父母在思维定势上总是倾向于支持学校老师的观点,而忽视或者否定孩子的说法,特别是当孩子的看法与老师、班主任的看法不一致时,这个倾向尤为明显。这样一来,在一些孩子的眼里,老师与自己家长的每一次沟通,似乎都是一场恶梦的开始,所以他们常常十分讨厌父母和老师的不必要接触。然而,要是父母完全不和老师沟通,对于自己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又不太了解,这的确也是一个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呢?根本的原因是“父母站错了位置”。不论父母本人是做什么工作的,就算你是一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你都需要记住,在学生面前你是老师,但在自己的孩子面前,你不是一名老师,而是父母;你不是一个单纯的教育者,而是一个情感支撑者;你不是凭借职业道德和职业要求在和孩子打交道,而是凭着一份无可替代的亲情与爱和孩子相处。遗憾的是,大多数父母都会忘记自己的真正身份,而不自觉地充当了老师的“替身”,或者“应声虫”和“传话筒”。于是孩子们就要抱怨:“我妈!我说什么她都不信,但是我们老师说什么她都信,简直就是助理教师了。唉!真的很郁闷。”

老师说的真的一定正确?孩子说的真的一定没有道理?事实上,孩子的许多看法都是有道理的,至少是可以理解的。譬如“厌学情绪”,几乎所有的中学生都有,就算你不赞成孩子的逃学行为,但对于这种情绪,你应该接纳,这样你和孩子之间才有一个沟通交流和化解厌学情绪的通道。

在另外一些问题上,父母否定孩子的情况就更突出了。譬如一个孩子觉得学校或者某某老师“势利眼”,这似乎就有一定的道理;譬如孩子觉得老师对学生的批评不都是出于好心和责任,这也是明摆着的事情。听到这样的话,父母通常不假思索地否定孩子的观点,把老师描绘成“一片好心”和“责任与关怀”的化身——那是一个几近完美的教师形象啊!父母唯独不去思量,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老师将更多的要向“学校”负责,向“升学率”负责,向“重本率”负责,向自己的“工资和奖金”负责。

在老师、孩子和父母三者之间,存在着一个微妙的“三角平衡”关系,平衡这个关系的要点是:父母要站在区别于孩子与老师的“另一个位置”,既不迁就和盲目赞成孩子的所有观点,也不要随便附和老师的看法。来自父母的“独立的见解”,对于孩子养成对事物的独立判断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主见的父母绝不会充当老师的“传话筒”或“傀儡”,即使他很赞成老师对孩子的评价,也不会以“传话”或“照单全收”的方式与孩子交流。这个时候,父母可以作为一个观察者,帮助孩子找出自我评价和老师评价不一致的原因,以达到客观完整地理解老师的评价、批评和建议的效果。

ٱ

(0 )

Ϳ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