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依然沉默,但看起来放松了许多
我:其实,这是青春期心理发展的一个特点,处于这个发展阶段的人会更加关注自我,同时也会想像别人也关注着自己,事实上,别人并没有关注他
小A:您的意思是说这只是我的错觉吗?
我:对,很有可能
小A(笑了笑):我有时也会这么想,但是,假如这是真的怎么办?
我:如果她们真的对你有好感,你需要做的是理解她们的感觉,因为这是每个青春期孩子的正常心理需求"我想你自己内心应该也有比较喜欢的人吧!
小A:嗯,,有
我:假如你喜欢的那个人对你表示厌恶,你会有什么感觉?
小A:当然会很难受
我:其实,在青春期阶段,由于生理上的逐渐成熟,性意识的萌发,每个人内心都会出现自己爱慕的对象,这个爱慕对象可能是身边的同学,可能是身边优秀的长辈,也有可能是某位电影明星"但是,不管爱墓对象是谁,这种-爱慕之情.的出现都是性心理健康发展的表现,都是无可厚非的"假如你真的成了某个同学的爱慕对象,这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这至少证明你在某些方面是值得欣赏的"你要理解对方,因为产生这种情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而不要去埋怨或厌恶对方"当你不再抱着一种厌恶的态度去看待对方时,她的言行就不会时你产生干扰"假如某一天你心里也有了自己爱慕的同学,那么,也不必感到惊慌和恐惧"同样,你也要理解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然后,再采取适当的方法来疏导自己的情感而不是盲目地困惑与纠结。听了我的话,小A点点头。谈话到这一步,前两个目标已经顺利完成,小A基本上已经能够接受自己的感觉可能是错觉这一点,.并认同了我对爱慕之情的看法。
2.指导交往技巧,纠正性格缺点
除了对青春期心理特点认识不足以外,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也是导致小A出现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性格问题又是造成小A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讲,内向型性格的人的注意力会更多地指向自身及其主观世界,他们不会轻易与他人接触,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会表现得更加敏感!胆怯!不自信等"而这种行为模式必然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这种人际中的劣势反过来会强化他们内心的不自信,最终导致他们不愿或不敢与人交往"实际上,性格从来都不是单一性的,内向型性格的人也有外向的一面,外向型性格的人也有内向的一面,所以内向的性格并不是与人交往的阻力,关键是如何激发出潜藏其中的外向性"据此,接下来谈话的第三个目标就是鼓励小A尽可能多地与别人交往。
我:你平时和其他同学交往多吗?
小A:/我的性格比较内向,所以很少跟别人交往
我:那跟女同学交往情况怎样?
小A:我很少跟她们讲话
我:为什么?
小A:跟她们说话时我总感到莫名其妙的紧张,也许是内向的原因
我:性格内向只是你逃避交往的一个借口"实际上,内向的性格并不足人际交往的阻力,相反,人际交往还可以促进你性格的改变
小A:性格不是不可以改变的吗?
我:很多人都认为性格是天生的,无法改变,其实不然"假如用颜色来表示性格,那么,每个人的性格都有一种基色,如红色、蓝色等。在人的一生中.这种性格基色可能不会有太大改变,但是在后天人际环境的作用下,也会慢慢地增添其他的色彩"如果你和一些性格活泼开朗的人交往久T,你会发现自己也慢慢变得开朗许多"通过人际交往,你还会发现其他同学也经历着或经历过与你相似的事情,甚至有可能他们经历的事情更复杂"当你发现你遇到的事情好多人都曾经历过时,就不会感到紧张和害怕了"也许在同学的帮助下,问题很快就迎刃而解了
小A:可是,在他们面前我感觉自己嘴太笨了
我:并不是每个人都伶牙俐齿,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不仅受天赋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培养和锻炼,就好像一个天生体质弱的人,后天如果加强体育锻炼,同样可以强壮起来
小A:其实我也想与其他同学打成一片,可总觉得和他们没什么共同话题
谈话到此处,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即小A缺乏人际交往技巧"其实,中学生很多的心理问题,如害羞!嫉妒!逆反!猜疑!社交恐惧等,都跟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有关,大多数学生内心都希望自己能够跟周围的人和睦相处,可问题是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周围的人打交道,如不知如何拒绝别人,不知如何赞美别人,不知如何寻找共同话题.不知如何化解矛盾等等,因此,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教给学生一些人际交往技巧是非常必要的"接下来我指导小A与其他同学交流时如何寻找共同话题
我:你可以尝试着去关心和帮助你周围的人,先让他们喜欢你、接受你。同时,也要尝试着请求别人的帮助,这其实也是一种交往。另外,尽可能参加一些集体活动,给自己创造与人交往的机会,有了共同的经历,才有共同的话题。
小A(深吸一口气): 嗯,老师,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我:好,那你回去再整理一下思路,相信过一段时间,你会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的面前
小A:会的.老师,谢谢您
上次咨询过后,根据我的建议,他开始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女同学的热情,并尝试主动与其他同学交往。现在,他已能够集中注意力上课,并且已经有了自己的朋友圈。他还打算下次调整座位时,主动向班主任申请与女生同桌。
案例反馈
三个月后,小A又一次走进了咨询室,但这次他显得轻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