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治疗与咨询 - 治疗与咨询案例
    发表日期:2011年2月11日 编辑:shphao 有21013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合理情绪疗法咨询的案例

6.咨询目标

根据以上的评估和诊断,同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

改变来访者认为“我应该一直成绩优异,受到老师的赞赏”不合理想法;缓解焦虑情绪,改善睡眠状况;获得适合高中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适应高中学习。

(2)近期目标

获得适合高中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缓解焦虑情绪,改善睡眠状况。

(3)中期目标

调整认知,客观的认识自我,接受自我,调整目标,合理定位。

(4)长期目标

完善个性,心态平和。

(5)最终目标

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分实现人的潜能达到人格完善。

7.咨询方案

7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人们的情绪障碍是由人们的不合理信念所造成,因此简要地说,这种疗法就是要以理性治疗非理性,帮助求治者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表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表不合理的信念,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的信念给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以改变认知为主的治疗方式,来帮助求治者减少或消除他们已有的情绪障碍。

求助者的主要问题是月考没考第一,担心老师批评,焦虑不安。其原因是有这样的错误想法“我应该考试成绩优异,应该得到老师的赞赏”。来访者思维清晰,求助愿望强烈,年龄较轻,易于改变不良认知。合理情绪疗法对此类问题是最有针对性和有效的。为此整个过程应以消除错误的认知模式,建立新的、合理的认知模式为核心,辅之以放松训练,缓解焦虑情绪,改善精神面貌。

72时间和费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为同学提供免费服务。根据同学本人的实际情况,对该同学的心理咨询服务大约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每周一次,分5次进行,每次50分钟。

8.咨询过程

81咨询阶段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12)

(2)心理帮助阶段(2 4)

(3)结束与巩固阶段(5) 8_2咨询过程

821第一次20(01016

目的:

(1)了解求助者的基本信息和情况;(2)建立咨询同盟;(3)降低求助者过高的预期;(4)确定主要的心理问题;(5)协商确定咨询目标;(6)引导求助者思考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方法:会谈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2)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和限制以及咨询过程中有关事项与则;(3)了解求助者为什么要进行咨询,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的,陈述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对咨询的期望是什么; (4)针对求助者对于咨询预期过高的情况(她想立即摆脱目前的这种困境)降低预期,告知来访者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5)发现求助者问题,做出评估和诊断;(6)与求助者一同协商、确定咨询目标(7)向求助者介绍合理情绪疗法,引导求助者思考自己的问题;

(8)建立良好的建设性的咨询关系的努力始终贯穿整个的咨询过程当中。

下面是我记录的咨询过程中的一段对话:

咨询师: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使你处于现在这种状态呢?

求助者:那还用说吗?我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来,而这次月考考的这么差,老师一个劲的表扬那几个考得好进步大的同学,看到我都没什么表情,心理受不了。

咨询师:这只是你学习生活中发生的一件事情,我们称之为诱发事件,但可能并不是直接原因。求助者:那时什么原因呢?

咨询师:是你对这件事情的想法。人们对事物都有自己的想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会导致不同的心情。如果你能认识到你现在的情绪状态是由头脑中不合理的想法造成的,你也许就能改变这种现状。

求助者:会是这样吗?

咨询师:我们举个例子,假如你回寝室睡午觉,而你的室友一直翻箱倒柜,走来走去,使你无法入睡,你会怎么想?

求助者:我会很生气,她太不在乎别人的感受了。

咨询师:假如后来你才知道那次是因为最疼爱她的奶奶病重,要见她最好一面呢?

求助者:哦,她当时一定心急如焚。

咨询师:你还会对她生气吗?

求助者:不会了,我会很同情她。

咨询师:看,同一件事情——你的室友打扰了你的午休,但你前后的情绪反应却截然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时因为你前后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不同了。

求助者:的确是这样。看样子我的问题的确是我的一些想法在作怪。

咨询师:就你的问题来说,每个学生几乎都会碰到。考试好坏不是常用的事吗?胜败乃兵家常事嘛!老师赞扬考的好的进步大的同学没有表扬你不也很正常吗?但并不是每个考试退步没受到老师表扬的同学像你这样,为什么呢?

求助者:难道是我的想法与他们的不一样?可我不知道我的想法是什么地方不合理啊?

咨询师:这就是我们下一步要讨论的。在这一段对话里,我想求助者介绍了ABC理论,但并不是空洞的说教和宣传,而是通过她身边的例子来是救助者接受这一理论。而且在求助者稍有领悟后,我马上结合她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这出她的问题每个学生都会遇到,但并不都像她那样。引导她按这个理论对自己的问题进行思考。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