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认知负载的类型
工作记忆对不同信息的处理能力产生不同的认知负载。工作记忆可以被学习任务自身的性质所影响,被称为内在负载(intrinsic cognitive load)。内在负载是在学习材料的内在性质与学习者的专业技能之间的互相作用中产生的 负载的大小取决于工作记忆中同时被处理的信息的数量以及与已存在的图式的联系也就是说,人脑中已有的图式将为学习与其相近、且本身差别较小的学习材料提供学习便利。工作记忆也可以被学习任务的呈现方式所影响,被称为外在负载。外在负载与学习过程不直接相关,但是可以通过人为设计来实现调整和改变外在负载的产生有以下三和整合处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③工作记忆的信息呈现方式单一,视觉或听觉信息的单方面处于独立地位。工作记忆还可以被学习者对于图式的建构和自动化而投入的认知资源的数量所影响,被称为相关负载(germane cognitive load)。相关负载是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如在图式的建构和实现自动化的过程中 不同的问题情境产生不同的图式,这样就增加了相似情境在处理时被及时区分的可能性,使学习者具备了更强的学习能力。也就是说,对于脑中已有图式调用的越熟练,则加工信息的效果越好,效率越高。
3,决策剧场中降低决策者认知负载的策略
决策者从对于决策事件的了解、分析到最后制定决策都需要加工大量的信息。决策剧场的可视化策略为降低决策者认知负载量提供了便利条件。首先,决策剧场必须提供给决策者在生活中业已形成的图式所组成的可视化信息这些信息必须符合决策者的专业背景、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第二,决策剧场提供的可视化信息必须集中于小范围呈现,方便决策者对于信息进行加工。第三,可视化信息如果配合有声信息,利用视觉和听觉两个相对独立的信息通道,可达到最大信息量输入的同时降低认知负载而且,对于人跨感官认知的研究表明,当视觉和听觉、触觉等其他感觉同时对同一事物进行关注时,人脑的反应会得以加强[31。同时,根据多模态跨感官的注意力分配研究表明,在视觉与听觉通道分配注意力,如果2者的信息来源来自于同一个空间位置,会比较有效率。第四,决策剧场的可视化信息应紧密围绕决策者熟悉的事物进行呈现,提高调用脑中图式的速度。对于较为抽象的图表。可延长呈现时间。在上述致力于降低决策者信息加工认知负载的基础上,后文将从人对于图形信息加工的认知特性人手,提高决策者在决策剧场中信息加工效率。
二、图形视觉信息加工原理
模拟时间轴上的空间变化问题是决策剧场的优势所在。因此,以何种方式呈现空间图形,最符合人加工图形视觉信息的习惯,是保障决策剧场功能的关键。
1,用阴影提高人的景象加工速度
生活中经常会有阴影出现 因此,人类习惯通过物体的阴影确定物体的深度,并能加快人脑对于物体景象的加工问。
2,明暗差别区分焦点对象和背景
当在屏幕呈现关键的焦点对象时,往往会伴随着背景的衬托。焦点对象与背景的明暗差别则是区分两者的关键。人类对三维立体世界的感知来自于基于认知心理学的高效视觉信息加工可视化策略各种各样的深度线索其中对于物体亮度的感知线索,则被人用于自动调整和排列环境信息的优先顺序,比如前景比背景清晰可见。而且。物体的色彩亮度差异越大,深度的区别效果就越明显。
3,用突然出现的图像吸引注意
注意是宝贵的认知资源阎,在决策剧场中,可视化技术应该起到“捕获”决策者的注意力的作用人脑中的上丘脑主导了人类捕获注意力的行为。突如其来的光线、突如其来的运动都是成为捕获注意力的事件。总之,视线中额外出现的人、石头、车辆,特别是突然出现,都能捕获人的注意力。
4,增快新图形反应启动
在决策剧场的可视化呈现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改变屏幕画面的情况 但是对视觉的研究却表明,由于间隙效应(gap effect)的存在,人眼并不能在视线中旧画面突然消失而新画面紧接着出现时就完全看到新画面 对于旧图形的注视应该在新图形出现前200毫秒消失,才能最大程度地增快对于新图形的反应速度。
|